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69章 海苔饼里的山海情

第169章 海苔饼里的山海情(2 / 2)

那是给解放军叔叔的。林小满摸了摸小虎的头,也是给你爸爸的,给所有守着海的人。

傍晚收工时,老李头搬来个半旧的木匣子,是他年轻时装工具用的,边角磕掉了块漆,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林厂长,你看这啥。他打开匣子,一股混杂着咸腥和草木香的气息漫出来——王大娘腌的萝卜干,装在玻璃罐里,上面飘着层红油;张大爷晒的海菜,捆得整整齐齐,像束墨绿色的花;孙桂兰织的粗布,蓝白格子的,针脚密密的;还有赵大哥钓的鱼干,银闪闪的,还带着海腥味。

这是各户烈属让我送来的。老李头的胡子上沾着面粉,说话时一抖一抖的,王大娘说,你总给小孙子送小贝,她这萝卜干配窝窝最香;张大爷说,海菜泡软了做糕,鲜得很;孙桂兰更实在,说你男人以前爱吃紫菜饼,她织了块布,让你给孩子做件小褂子,还说抽空教你晒紫菜,保证比供销社卖的干净。

林小满拿起那块粗布,布纹里还带着阳光的暖,手指抚过针脚,能摸到孙桂兰指尖的温度。她忽然想起男人走的前一晚,在自家土灶上烙紫菜饼的样子。他把海苔泡在清水里,看着它慢慢舒展,说:这海菜跟人一样,得泡透了才显本事。那天的月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他的军装上,肩章闪着光,像两颗星星。

替我谢谢大伙儿。林小满把木匣盖好,指腹在海晏糕坊的字样上蹭了蹭——这匣子是去年做新招牌时剩下的木料,赵铁柱特意刻了这四个字,说装啥都带着糕香明天做紫菜饼,让大伙儿都来尝尝。

老李头乐呵呵地应着,转身时又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纸包:对了,孙桂兰给青丫头请假,说明天想来学做糕,说要给她爸做个海浪花,八岁了,该学着给爸爸尽孝了。

林小满打开纸包,里面是张青丫头画的画,歪歪扭扭的海浪花旁边,写着三个拼音:babaai。她的眼睛忽然有点湿,赶紧别过脸,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地窜起来,映得整个灶间暖融融的。

当我终于回到家中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天空被一片淡淡的暮色所笼罩。走进屋子,我看到宛宛正趴在炕桌上,聚精会神地给福利券涂颜色。她手中的蜡笔在红纸上滑动,却意外地涂出了一片蓝色,她却兴奋地告诉我那是“大海”。

阿泽则坐在宛宛旁边,乖巧地帮她递着蜡笔。他那小小的手中紧握着一支几乎快要用完的黄蜡笔,正努力在福利券的边角处画上一个小小的太阳。尽管他的画作显得有些稚嫩,但他那认真专注的模样却让人感到无比可爱。

宛宛举着张涂满蓝颜色的券,辫子上的野菊掉了,露出光秃秃的红头绳,这个给孙姐姐,像大海,她爸爸能看见。阿泽也举起一张,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糕,旁边写着字,笔画像蚯蚓:这个给爸爸,甜的。

林小满走过去,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油灯的光落在券上,红色的油纸透着暖,像男人临走时盖在她身上的军大衣。明天,娘教你们做紫菜饼。她轻声说,下巴抵着孩子们的头顶,头发蹭着孩子柔软的胎发,就像爸爸以前做的那样,放好多海苔,还有鸡蛋。

宛宛的眼睛亮起来:像爸爸做的那种?会掉渣的?她小时候吃过一次,男人探亲时烙的,香得她把舌头都咬了,后来总念叨,说爸爸的饼会唱歌。

对,会掉渣的。林小满帮她把野菊重新别在辫子上,花瓣有点蔫了,却还带着香,明天让孙姐姐也来学,咱一起做,给爸爸们送过去。

阿泽趴在炕桌上,用手指在面粉袋上画船,说:做完饼,去礁石滩放纸船,载着饼去看爸爸。面粉沾在他的小手上,像戴了副白手套,逗得宛宛直笑,笑声在小小的屋里荡开,撞在墙上又弹回来,带着股甜。

林小满静静地坐在昏黄的灯光下,面前的账本上,一行行歪歪扭扭的数字,仿佛是她生活的轨迹。她仔细地看着每一个数字,轻声念出:“玉米窝窝,三十个;海浪花糕,二十块;紫菜饼,五十张……”这些简单的食物,每一样后面都跟着一个名字,就像一串珠子,将她的日子串得亮亮的。

账本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上面的字迹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林小满依然能够清晰地辨认出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他们都是林小满生活中的一部分。

窗台上的玻璃罐里,孙桂兰给的紫菜正安静地泡在清水里。紫菜原本是黑绿色的,经过水的浸泡,渐渐舒展开来,仿佛一朵即将绽放的花朵。林小满看着这朵“花”,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孙桂兰是她的邻居,也是她的好朋友,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孙桂兰都会送一些过来。

林小满继续算着账,她的手指在账本上轻轻滑动,思绪也随着这些数字和名字飘飞。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和名字,构成了她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两个孩子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他们的小脸红扑扑的,宛如刚从蒸笼里取出的馒头,散发着淡淡的热气。林小满轻轻地走到炕边,小心翼翼地为孩子们掖好被角,生怕惊醒了他们的美梦。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屋内,形成一片片银色的光斑。这些光斑恰好落在炕桌上的福利券上,使得那几张纸也泛起了淡淡的银辉。林小满静静地凝视着这些福利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远处的海面上传来阵阵浪涛声,那声音时高时低,仿佛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浪涛声在这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故事和秘密。

她知道,日子就像这面团,要揉进思念,揣着念想,才能发得又暄又暖。而那些藏在糕点里的牵挂,会随着潮起潮落,漂向很远的地方,告诉那些看不见的人:家里挺好,孩子长大了,日子正像糕一样,慢慢变甜呢。

第二天一早,研发部的案板上多了盆发好的面团,暄软得像朵云;旁边摆着孙桂兰送的紫菜,泡在清水里,舒展得像朵墨绿色的花,边缘还卷着点浪花的形状。小凤和大柱围过来看,手里的擀面杖在案板上敲出的响,像在打拍子。

今天咱做紫菜饼。林小满系上围裙,军大衣搭在旁边的椅子上,肩章的印子还留在布上,要带着海的味道,让爸爸们都尝尝。

青丫头来得早,扎着羊角辫,红绳在晨光里闪。她手里提着个小篮子,里面是刚从礁石滩捡的贝壳,说要给宛宛和阿泽当礼物。林阿姨,我能画浪花吗?她指着案板上的面团,眼睛亮晶晶的,像我画给爸爸的那样。

能啊。林小满把她搂到怀里,拿起片泡软的紫菜,在手里捻碎,先学撕海苔,要碎得像星星,才能藏在饼里。

青丫头的小手捏着紫菜,一点一点撕,碎末落在案板上,像撒了把黑星星。宛宛和阿泽也跟着学,三个孩子的手在面团上忙活,面粉沾得满脸都是,像三只小花猫。小凤在旁边烙饼,鏊子上的油响,饼的边缘慢慢鼓起,透出点海苔的绿,香得人直咽口水。

张师傅端着刚烤好的海浪花糕进来,红豆沙的甜混着海苔的鲜,在屋里漫开来:给守岛部队的做好了,赵铁柱这就送去。他看着孩子们的样子,忽然笑了,你看这光景,像不像咱岛上年画里的全家福?热热闹闹的,带着股子盼头。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如金色的细沙般洒落在每个人的面庞上,带来了一丝丝暖意。这缕阳光似乎是大自然的馈赠,它温柔地抚摸着人们的肌肤,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厂房外,一棵石榴树静静地伫立着,它的枝头结出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果实。那果实呈现出青绿色,宛如一颗紧紧攥起的拳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别着急,生活就像这颗石榴,会在时光的沉淀中逐渐变红、成熟。”

与此同时,灶台上的铁锅正冒着袅袅的白汽,锅里煮着的紫菜饼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这股香味与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