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53章 供销社里的“稀罕物”

第153章 供销社里的“稀罕物”(2 / 2)

“妈,这草莓是给我们的吗?”宛宛凑过来,小鼻子嗅了嗅,“好香啊,比野果子好闻。”阿泽也抬起头,铅笔在算术本上戳了个小洞:“妈,你真的不换蛋糕了?其实我刚才是说着玩的,我还是想吃……”

林小满笑着刮了下他的鼻子:“保密。今晚早点睡,明天有惊喜。”

等孩子们睡熟了,屋里只剩下煤油灯的光晕。林小满把车间废弃的铁皮盒找出来,那是装金粉的盒子,方方正正的,她用剪刀把边缘修齐,又用砂纸磨掉毛刺,做成个简易的方形模具。

掌心的清单“嗡”地亮了,淡蓝色的光映在墙上,像片小星云。“简易奶油配方”化作一行小字:鸡蛋黄三个,牛奶半碗,草莓五个,白糖一勺,隔水搅成糊状,蒸一刻钟即可。

她往锅里倒牛奶,火苗舔着锅底,发出“滋滋”声,把奶香烘得满屋子都是。煤油灯的光落在奶皮上,泛着层琥珀色的光晕。三个鸡蛋黄磕在粗瓷碗里,用筷子搅出细密的泡沫,像撒了把碎珍珠。

草莓洗净了捣成泥,红得发紫的汁子滴在模具里,晕开一朵朵小桃花。最后倒进蛋液糊,端到灶台上的蒸锅里——没有烤箱,就用蒸锅代替。盖上锅盖时,蒸汽“滋滋”地从缝里冒,带着股甜香,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林小满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往灶膛里添了块劈柴。火光映在她脸上,忽明忽暗。她想起宛宛那孩子,总爱坐在灶前看她做饭,说:“妈妈,你做饭时的样子最好看,比学校的锦旗还亮。”她刚过来没怎么适应那段日子,辛苦是辛苦些,却像这灶膛里的火,踏实得很。

“妈,你在做啥?好香啊。”阿泽揉着眼睛扒着门框,头发睡得像鸡窝。他穿着件小背心,冻得缩着脖子,却舍不得回被窝。林小满赶紧把他往回推:“做个‘海岛蛋糕’,用咱自己的鸡蛋和牛奶做的,明天给你和妹妹当早饭。”

他吸着鼻子笑,露出两颗刚换的门牙:“比供销社的蛋糕还香!我闻着有草莓味!”林小满帮他掖好被角:“快睡,明天早起才能尝到。”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掀开锅盖时,一股甜香“轰”地涌出来,差点掀翻屋顶。模具里的东西已经成型了,算不上正宗慕斯,更像块松软的蛋羹,表面却结着层粉红的草莓酱,颤巍巍的像块果冻,用筷子轻轻一碰,还会晃悠。

她把蛋糕倒扣在盘子里,边缘有些不规则,却透着股朴实的喜气。最大的那几块用油纸包好,剩下的分给阿泽和宛宛。油纸是和包海带用的,同款的,别人只会认为是她洗得干干净净。

“这是……慕斯蛋糕?”宛宛举着小木勺,不敢下嘴。蛋糕在勺里颤巍巍的,草莓酱顺着边缘往下滴,滴在她的蓝布校服上,像朵小红花。

阿泽却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含混不清地说:“比她们说的还好吃!有草莓味,还有牛奶香!”他吃得太急,蛋糕屑掉在炕上,赶紧用手捡起来塞进嘴里,“妈,这真的是咱自己做的?没有用福食品券?”林小满点头,看着他们小口小口地吃着,心里满是欣慰。

这时,车间的张师傅突然找上门来。“林姐,我家二丫说吃了你做的蛋糕,一直念叨着还要,你能不能再做些?”张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林小满笑着应道:“行,不过原料不太好弄,我尽量试试。”她想着可以再用积分换些材料。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满利用积分换了更多的模具和原料,开始批量做蛋糕。她教车间里的姐妹们一起做,大家分工合作,做出的蛋糕越来越多。

这些蛋糕不仅让自家孩子吃得开心,还在海岛上传开了。大家都称赞林小满的手艺,甚至有人想用东西来换蛋糕。林小满也不吝啬,用蛋糕和大家换了不少生活用品。海岛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因为这香甜的蛋糕,每个人心里都暖乎乎的,林小满知道,以后的日子会像这蛋糕一样,越来越甜。

回到家时,阿泽正把剩下的蛋糕渣包在油纸里。“妈,我要给狗剩尝点,他昨天还说从没见过蛋糕呢。”他把纸包往兜里塞,动作小心得像捧着易碎的玻璃,“他家没副食品券,他娘说,等过年卖了海带,才能换点稀罕的。”

宛宛也把自己的小木勺擦干净,勺柄上还沾着点草莓酱:“我带点给二丫,她帮我种薄荷了。王奶奶说,好东西要分给朋友吃,这样朋友会越来越多。”

林小满看着他们跑远的背影,阳光落在身上,暖得像刚出炉的蛋糕。阿泽跑起来时,油纸包在兜里“沙沙”响,宛宛的小辫梢在风里画着圈,两人的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翅膀扑棱棱地掠过晒谷场。

下午去车间时,小周举着块用荷叶包着的东西冲进来说:“林姐,你尝尝!狗剩他娘照着阿泽说的法子做的,放了海带糖,甜丝丝的!”

林小满打开荷叶,里面是块深褐色的糕点,边缘有些焦,却透着股海腥味道。咬一口,海带糖的咸鲜混着鸡蛋的香,竟意外地好吃。“这叫啥?”她笑着问。

小周挠挠头:“狗剩他娘说,叫‘海带慕斯’,听着洋气不?”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凑过来尝,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分光了,有人说:“比京市的还对咱海岛人的胃口!”

没过几天,老李在供销社摆了个新柜台,用红漆写着“海岛特色糕点”。里面摆着的“肉松慕斯蛋糕”“蜂蜜牛奶小蛋糕”,用的都是本地材料:野蜂蜜代替白糖,肉烘干成肉松掺在面里,照样做得软乎乎的。

孩子们排着队来换,手里攥着攒了好久的糖纸、牙膏皮,或是半筐捡来的贝壳——老李说,这些能换半两蛋糕。狗剩站在柜台旁帮忙,胸前挂着个“小帮手”的红布条,大声吆喝:“快来换啊!数量有限,谁换谁合适~”

林小满站在柜台前,看着孩子们捧着蛋糕笑得眯起眼。阳光透过供销社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蛋糕上,泛着层朴实的光。她忽然明白,这世上最好的味道,从来不是京市来的稀罕物,而是用自家的鸡蛋、海边的牛奶、亲手种的草莓做出来的,带着烟火气,藏着过日子的心思。就像这海岛上的日子,不花哨,却扎实得甜,像块刚蒸好的“海岛蛋糕”,颤巍巍的,全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