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07章 海岛夏日加工厂启幕

第107章 海岛夏日加工厂启幕(2 / 2)

“就是加点咱山里的草药粉,”林小满笑着说,“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能让鸡鸭少生病。”

她又领着大家在池边种上了辣椒和玉米,既利用了空间,又能给鸡鸭提供遮阳的地方。玉米成熟了,直接掰下来喂鸡;辣椒红了,摘下来做辣椒酱——整个养殖种植形成了一个小循环,一点不浪费。

县农技站的王同志再次来岛时,看到这景象连连点头:“这就是生态农业啊!你们做得比书本上写的还好,我回去得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出去。”林小满笑着递上刚收的玉米:“王同志,尝尝咱的玉米,比普通玉米甜,因为用的是鸡粪当肥料,纯天然。”

王同志咬了一口,眼睛一亮:“这玉米也能加工啊!做成玉米碴、玉米饼,又是一个新品种。”林小满心里一动——是啊,海岛的土地上,能长出来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六月的海岛,迎来了雨季。连日的阴雨让晾晒米粉成了难题,互助组的人急得团团转。林小满看着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突然想起系统空间里的烘干架。“有了!”她召集大家,“咱用竹片搭架子,。”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王大哥带着人劈木炭,李婶们在屋里搭架子,孩子们则负责给木炭扇风。林小满悄悄在木炭里掺了点空间里的果木炭——这种木炭火力均匀,还带着淡淡的果香,烘出来的米粉更香。

“小满,你闻闻,这米粉烘出来比晒的还香!”李婶拿起一把米粉,脸上笑开了花。雨季里,烈属张奶奶的屋顶漏了雨。林小满知道后,立刻叫上互助组的年轻人:“咱先去给张奶奶修屋顶,米粉晚一天做不碍事。”

小伙子们扛着梯子、拿着茅草,踩着泥泞的小路去了张奶奶家。阿泽也跟着帮忙递茅草,宛宛则给张奶奶擦桌子、倒热水。“你们这群孩子,真是比亲孙子还亲,”张奶奶拉着林小满的手,眼泪直掉,“当年我家老头子牺牲的时候,我以为天塌了,没想到现在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张奶奶,这都是应该的,”林小满给她披上外套,“您放心,以后有啥难处,咱互助组都帮您解决。”

雨停后,林小满把京市老领导寄来的布票分了些给烈属家。李婶拿着二尺布票,眼圈红红的:“小满,你总是想着我们……”“咱都是一家人,”林小满笑着说,“再说你们给的药材帮了大忙,老领导们还惦记着呢。等秋收了,咱再给他们寄点新米新酱。”

这天傍晚,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林小满带着阿泽和宛宛在海边散步,看到互助组的人正坐在晒谷场的石碾上聊天,王大哥在讲粉碎机的操作技巧,李婶在教年轻媳妇们缝防油纸包,张奶奶的孙子在给大家读展销会的订单——笑声像海浪一样,一波波荡开,漫过整个海岛。

宛宛捡起一个贝壳,放在耳边:“妈,贝壳在唱歌呢,它说咱海岛会越来越好。”阿泽望着远处新建的养殖场,认真地说:“等我学会修机器,就帮咱加工厂造更大的机器,让米粉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林小满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心里暖暖的。海风吹过,带着紫米的清香、辣椒的辛香,还有泥土的芬芳——这是海岛的味道,是奋斗的味道,是好日子的味道。六月底,互助组开了场大会,商量下一步的打算。黑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计划:扩大紫米种植面积、再挖两个养殖池、建一个专门的辣椒酱发酵房……

“我觉得可以种点果树,”王大哥站起来说,“咱后山的坡地闲着也是闲着,种上桃树、李树,既能结果卖钱,又能保持水土。”李婶接着说:“我娘家有种果树的经验,说海边种果树得选耐旱耐碱的品种,我回去写信问问。”

林小满在本子上记着:“果树的事可以试试,另外,我想请县农技站的同志来看看,咱能不能搞海水养殖,比如养点虾、蟹,这样咱的‘海岛丰源’又能添新品种。”张奶奶的孙子举手:“小满姐,我暑假想去县城的印刷厂学学,回来给咱的产品设计更漂亮的包装。”

“好啊,”林小满笑着说,“村里给你报销路费,等你学成回来,咱就办个小包装厂。”散会后,林小满独自坐在晒谷场的石碾上,望着天边的晚霞。精灵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这是海水养殖的古籍,里面有咱海岛附近海域适合养的虾蟹品种,还有怎么防治病害的法子。”

林小满翻开书,里面的字迹虽然古老,却条理清晰:“这可太珍贵了!等农技站的同志来了,我就跟他们商量,结合现代技术试试。”

“还有这个,”精灵指着一小包种子,“这是耐旱的花生品种,适合在坡地种,榨出来的油香得很,能给你们的辣椒酱添点香味。”林小满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收好:“秋天就试种,要是成了,咱的产业链又能延长一截。”

空间里的作物长得正旺,紫米沉甸甸的,辣椒红彤彤的,香草绿油油的。林小满知道,这些“秘密”终将变成海岛上实实在在的庄稼、果实、产品,变成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变成孩子们明亮的眼睛。

回到家,她给京市的老领导写了封信,感谢他们的帮助,顺便寄了些新做的米粉和辣椒酱,信里还附了张海岛的照片——照片上,晒谷场的晾晒架挂满了米粉,养殖场的鸡鸭在芦苇丛中嬉戏,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紫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灯下,阿泽在写作业,题目是《我的理想》,他写道:“我的理想是让海岛的米粉卖到全国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海岛有多美,我们的日子有多好。”

宛宛趴在旁边画画,画的是一个大大的加工厂,烟囱里冒着彩色的烟,天上飞着写着“海岛丰源”的飞机。

林小满看着孩子们的字和画,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但只要像海岛的礁石一样,稳稳地扎根,像海浪一样,不停地向前,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窗外,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稳的声响,像是在为这片奋斗的土地伴奏。月光洒在海面上,银辉点点,照亮了海岛的现在,也照亮了更远的将来——那里,有更兴旺的产业,更红火的日子,有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海岛上,续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