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火初燃(2 / 2)

回到镇子,林枫立刻召集刘莽和几名头脑灵活些的猎户。

“我需要你们找几种东西。”林枫在地上画出简图,“第一种,质地细腻、粘性强的白色或黄色泥土;第二种,耐烧的、能承受高温的石头;第三种,…铁砂,或者含铁的矿石,越多越好。”

他要尝试建造最原始的坩埚、耐火砖和…土法炼铁炉!有了稳定的热源,就必须有利用热源的工具!武器、农具、乃至更复杂的机械,都离不开金属!

刘莽等人虽觉奇怪,但毫不迟疑,立刻带人分头去寻找。黑石镇周边矿产贫乏,但并非完全没有。几天后,他们还真找到了一个小型的高岭土矿脉、一种质地坚硬的青石,以及一条溪流中沉积的少量铁砂。

材料齐备,林枫开始了他第二次“土法”试验——工业启蒙。

他在火石坡下选了一处背风、靠近煤露头的地方,亲自指挥刘莽等人,用青石垒砌了一个简陋的、带有烟囱和风口的方形炉窑。内部用高岭土混合细沙涂抹,增加耐火性。没有鼓风机,就用兽皮和竹管制作了几个简易的手拉风箱。

第一次点火试验,充满了不确定性。填入煤块后,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呛得众人咳嗽不止。林枫强行以内息护住口鼻,仔细观察着火候和烟雾颜色,不断调整风箱的节奏和煤块的添加量。

经过数次失败和调整,终于,在某个瞬间,炉膛内的火焰由红转黄,再由黄转白,温度急剧升高,黑烟也逐渐变澹,变成了滚滚热浪!成功了!虽然效率低下,污染依旧严重,但至少实现了持续的高温燃烧!

接下来是炼铁。将收集来的铁砂与木炭粉末混合,放入用高岭土烧制的简陋坩埚中,送入炉膛高温煅烧。这是一个更加考验耐心和技巧的过程,火候稍有偏差,不是无法融化,就是烧成废渣。

林枫几乎不眠不休地守在炉边,凭借超常的感知力监控着炉温变化,亲自操作风箱。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高温灼烤着他的皮肤,左肩的旧伤隐隐作痛,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三天后,当林枫用铁钳从炉中夹出那个烧得通红的坩埚,将其敲碎后,一小滩暗红色、尚未完全凝固的生铁水,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缓缓流淌出来!

“铁…是铁!”一名老铁匠出身的镇民激动得浑身颤抖,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他们竟然靠自己炼出了铁!

虽然这第一炉铁水质地粗糙,杂质极多,只能算是最劣质的生铁,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意味着黑石镇掌握了最基础的生产工具自主权!

消息在核心圈子里传开,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从最初的生存希望,到现在看到了重建家园、甚至…拥有力量的曙光!林枫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已近乎神明。

林枫却没有丝毫放松。他指挥众人,用这第一炉铁水,浇铸了几把最简单的锄头、柴刀和…矛头。粗糙,笨重,但足够锋利、坚硬。

他将一把打磨过的柴刀递给刘莽:“试试。”

刘莽运足力气,勐地噼向一块青石!卡察!火星四溅,青石被噼开一道裂缝,而柴刀刃口只卷了少许!

“好刀!”刘莽兴奋地大吼,护卫队员们也纷纷传看,激动不已。有了武器,他们才能真正守护家园!

林枫看着跳跃的炉火和忙碌的人群,感受着体内因持续消耗和“能量作物”补充而变得更加凝实的内息,心中并无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紧迫感。

地火已燃,但这微弱的火苗,能否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存活下来,并最终燎原?

他抬头望向鹰喙崖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看到了那隐藏在最深处的黑暗。

“还不够…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