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已调集大军,若再不遵旨,恐有灭顶之灾!”
“听闻成德、卢龙已暗中接受朝廷条件,欲共分魏博之地!”
真真假假的流言,如同毒蚁,不断啃噬着魏博军的军心和田承嗣的威信。一些并非田氏嫡系的将领,开始心生疑虑,担心被田承嗣的野心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二招,经济绞索。柳明澜掌控的“兴业社”网络,开始发挥巨大作用。魏博镇所需的江淮食盐、河东铁器、蜀中锦帛,供应量锐减,价格飞涨。而魏博本地出产的药材、皮毛等物,外销渠道也受阻,积压严重。经济上的困顿,直接影响到底层军士的粮饷和民生,不满情绪悄然滋生。
第三招,釜底抽薪。在凌素雪的巨额金银和“察事司”的周密策划下,策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田承嗣麾下大将,负责魏州城防的兵马使田悦(田承嗣侄子,但与其素有嫌隙),以及掌握部分精锐骑兵的都将符璘,在权衡利弊后,秘密向朝廷输诚,表示愿为内应!
杜丰接到密报,知道时机已至。他再次做出精准部署:
1.明升暗降:以朝廷名义,嘉奖田悦、符璘“深明大义”,加封虚衔,并承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赏,田悦可继任魏博留后(代理节度使)。
2.最后通牒:命尚在魏州的崔佑甫,向田承嗣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十日内,明确表态服从朝廷政令,开始清丈田亩,并交出部分兵权,由朝廷派官协理军政。否则,视同谋逆!
3.兵锋暗指:命令河东、昭义两镇精锐,向魏博边境秘密集结,做出随时准备进攻的姿态。
当崔佑甫手持最后通牒,再次踏入节度使府时,田承嗣的脸色难看至极。他没想到朝廷的态度如此强硬,更没想到内部的裂痕已如此之深。城外大军压境,城内人心浮动,经济困顿,甚至连自己的侄子和心腹将领都可能靠不住!
“杜丰……你好狠的手段!”田承嗣咬牙切齿,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是挣扎,束缚得越紧。
接受条件,等于自废武功,交出经营多年的权柄;拒绝,则可能立即引发内乱和外敌入侵,身死族灭。
就在田承嗣犹豫不决、焦头烂额之际,田悦和符璘已暗中控制了魏州部分城门和关键军营。
十日之期将至,魏州城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田承嗣的最终决定,也等待着那可能随时爆发的雷霆一击。
杜丰在长安政事堂,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魏博的方向。他知道,这场不见硝烟却更为凶险的战争,已到了收官阶段。他不仅要收回魏博的赋税,更要借此机会,狠狠斩断河北藩镇割据的爪牙,为帝国的真正统一,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魏州棋局,胜负将分。而杜丰,已然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