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70章 纸撼朝堂,砥柱立信

第70章 纸撼朝堂,砥柱立信(2 / 2)

就在蜀中内部日渐稳固之际,张顺从北方传回了最新的消息。

他的“纸鸢”队,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塞外草原与河北边境,成功地将杜丰制定的“谣言”散布了出去。关于史思明“诈降诱敌”、唐军“设伏聚歼”以及蜀中“陌刀专克骑兵”的消息,在回纥各部中不胫而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葛勒可汗确实收到了史朝义带来的厚礼和请求,但同时也听到了这些令人不安的传言。回纥内部本就对是否南下介入唐室内战存在分歧,此刻更是争论不休。葛勒可汗生性多疑,担心真的中了圈套,损兵折将,更怕其他部落趁机坐大。他一方面扣留史朝义,以礼相待却不给明确答复,另一方面派出大量斥候,深入河北和河西打探虚实。

史思明在河北望眼欲穿,却迟迟等不到回纥出兵的明确消息,反而察觉到回纥斥候在自己地盘上的活动,心中又急又疑,对回纥的诚意产生了动摇,其南下进攻灵武的计划被迫推迟。

张顺的离间之计,初步奏效!为唐军争取到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然而,暗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两名深入回纥王庭附近散播谣言的“纸鸢”队员暴露身份,被回纥游骑追杀,最终力战而亡,尸骨无存。消息传回,杜丰沉默良久,下令厚恤其家人。

“告诉张顺,任务已完成,立刻撤回安全地带,休整待命。”杜丰对凌素雪道,“北方的水已经被搅浑,接下来,就看朝廷如何应对了。”

长安:无声的牵挂与未来的方向

在这一片纷扰之中,杜甫从长安辗转寄来的家书,再次送到了杜丰手中。信中,杜甫的笔触更加苍凉,描述了叛军统治下长安的凋敝,以及自己与家人困守孤城的艰难。但他依旧在诗中勉励杜丰,“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希望他能以国事为重,不必过分挂念家中。

看着父亲强作豁达却难掩忧虑的文字,杜丰心中酸楚。他知道,收复长安,迎回父亲与圣驾(指玄宗),是支撑他走下去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父亲,再忍耐些时日。”杜丰将家书小心收好,目光投向东北方向,“孩儿必当竭尽全力,早日光复神都,迎您归来!”

灵武的纸贵,蜀中的根基,北疆的暗战,长安的牵挂……无数条线索在杜丰手中交织。他清楚地意识到,蜀中这块“砥柱”已经初步具备了支撑天下的实力和信誉。接下来,他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固守和支援,而是要更主动地参与到决定帝国命运的博弈中去。

砥柱已立,信义初彰。下一步,便是龙出浅滩,搅动四海风云之时。杜丰站在自己权力的中心,感受着体内奔涌的力量与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正伴随着“蜀江纸”的墨香与陌刀的寒光,轰轰烈烈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