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迅速被加密发出。
……
金陵,永王临时王府内,丝竹悦耳,舞姿曼妙。李璘高坐上位,享受着江南的繁华与恭维,志得意满。他年岁与杜丰相仿,却已被权力和野心滋养得面色红润,眉眼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骄矜之气。
然而,谋主李广琛的奏报,却给他火热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
“殿下,近日江南各地,出现不明商队,大肆收购粮米、草料、舟楫,动作隐秘却规模不小,似有蹊跷。”李广琛面色凝重,“臣怀疑,是否是朝廷……或者蜀中那个杜丰,派来的细作?”
“杜丰?”李璘放下酒杯,眉头微皱。这个名字,他最近听得越来越多,太原之战后,更是声名鹊起。“一个黄口小儿,远在蜀中,手能伸到本王这里?”
“殿下不可不防。”武将季广琛粗声道,“管他是谁,敢在殿下地盘上搞鬼,末将带兵把他们全都抓起来拷问便是!”
李广琛瞥了季广琛一眼,心中鄙夷其莽撞,面上却道:“季将军稍安勿躁。此事若真是朝廷或杜丰所为,贸然抓捕,恐打草惊蛇。依臣之见,当加强各关卡盘查,严格控制粮草流出,同时内部严查,看看是否有吃里扒外之人!”
李璘被两人说得心烦意乱,挥挥手:“就依李卿所言去办!还有,催促各路兵马,加快集结速度!本王不能再等了!”他心中那股称帝的欲望,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让他迫不及待。
就在永王府因“抢购军资”事件而疑云密布、内部排查搞得人心惶惶之际,凌素雪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与她有往来的御史夫人举办的赏花宴上,“无意”中听到了几位官员家眷窃窃私语,内容正是关于永王麾下大将不和,以及永王可能“勾结胡虏”的惊人传闻。
这些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金陵的官场和士林圈中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些原本就对永王跋扈不满,或心向朝廷的官员,开始暗中串联,上书劝谏者有之,称病不出者有之,使得永王试图营造的“万众归心”景象,出现了裂痕。
张顺在辅兵营地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看守变得更加严密,一些低级军官私下喝酒时,也开始抱怨上头查得紧,行动受限。
“队正,永王这边好像有点乱套了。”张顺在一次秘密接头时,向凌素雪汇报,“他们好像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
凌素雪清冷的眸子在夜色中闪过一丝微光:“金风未动蝉先觉。我们要的,就是这‘乱’。继续监视,尤其是粮草辎重的最终去向和永王下一步的明确动向。另外,想办法查清,那个主张勾结史思明的李广琛,平日有何喜好,常去何处。”
“是!”张顺应道,身影很快消失在金陵复杂的街巷阴影中。
凌素雪独自立于小院中,望着永王府方向那依旧璀璨的灯火,心中一片冰冷。她知道,眼前的平静只是假象,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杜丰在成都运筹帷幄,而她,便是这江南棋局上,一枚至关重要的暗子。她的任务,就是在风暴降临前,看清所有的暗流,并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那野心勃勃的永王,致命的一击。金陵暗影,杀机已悄然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