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37章 独面风雨,砥柱中流

第37章 独面风雨,砥柱中流(2 / 2)

钱郎中额头微微见汗,连忙起身:“杜参军放心,下官……下官这就去办,一定尽力筹措!”

离开度支衙门,杜丰又去了柳家商号,与周福密谈良久。他动用了柳明澜留下的部分资源和信物,要求周福利用柳家的商业网络,不惜代价,从民间和市场渠道,秘密收购一批紧缺的药材和皮革,直接通过秘密渠道运往灵武,以补官仓转运之不足。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接触一些之前与严武关系尚可、但态度中立的中下层官员和将领,许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在崔圆和“行在”之外,慢慢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不那么显眼却足够坚韧的关系网。

日子在高度紧张和忙碌中飞逝。杜丰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化解明枪,防备暗箭,协调资源,稳定局面。他展现出的老练、果决与狠辣,让许多原本轻视他年幼的人,纷纷收起了小心思。

三日之期一到,度支衙门果然呈上了一份五万石粮草的转运章程,虽然其中依旧有些猫腻,但至少表面上挑不出太大毛病,第一批粮草也开始陆续装车。杜丰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钱郎中等人绝不可能就此罢手,但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就在蜀中局面暂时稳住之际,北方再次传来惊天动地的消息!

史思明火并了安庆绪派去“调解”的使者,悍然发兵攻打邺城!安史叛军的内战,终于全面爆发!

几乎同时,灵武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也送至成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趁史思明与安庆绪内讧之机,已率大军出井陉,兵分两路,直扑邺城!意图趁叛军内乱,一举克复这座叛军经营多年的老巢!

决定天下命运的大决战,即将在邺城上演!

消息传来,成都震动!

杜丰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军报,心跳如鼓。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驶向那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邺城之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大唐国运的走向,也决定着他和他身边所有人的命运。

他必须做点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支援前线,更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巨变中,为蜀中,也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位置!

他立刻下令,“砺锋营”结束隐蔽状态,以“加强成都城防、清剿附近流匪”为名,进行实战化拉练,向外界展示肌肉,震慑宵小。同时,他通过周福,将柳家商号囤积的大部分应急物资,连同他自己暗中筹集的一批,以“义商捐献”的名义,火速运往北方。

他还做了一件极其大胆的事——他以“记室参军”和郭子仪旧属的名义,向剑南节度使崔圆递交了一份密函。信中,他详细分析了邺城之战的重要性,指出此战若胜,则叛军主力覆灭在即,天下大势将定;若败,则叛军气焰复炽,蜀中亦将危如累卵。他恳请(或者说暗示)崔圆,在此关键时刻,务必坚定立场,全力支持灵武朝廷,至少保障蜀中通往关中的粮道安全,并警惕“行在”某些人可能存在的异动。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赌博。若崔圆将此信泄露给“行在”,杜丰必将大祸临头。但他判断,在邺城决战这个关键节点上,首鼠两端的崔圆,更可能选择观望,甚至为了将来可能的“从龙之功”,而暂时偏向灵武一方。

信送出后,便是焦灼的等待。

杜丰站在成都的城墙上,望着北方。寒风凛冽,卷动着他的衣袍。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能做的,都已做了。

如今,他只能在这里,等待着来自北方战场的消息,等待着那决定帝国命运、也决定他自身命运的最终审判。

独面风雨,他已然成为了支撑蜀中局面的一根砥柱。

而现在,他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这根砥柱,足够坚固,足以支撑起更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