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1章 墨香引瞩,初识柳媛

第11章 墨香引瞩,初识柳媛(2 / 2)

这一日,杜丰正在悦来邸店那狭小的房间里,对照着一幅简陋的大唐疆域图,默默推演记忆中安史之乱的进军路线和关键节点。忽然,杜忠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

“三郎,你猜老奴刚才在坊门口看到谁了?”

“谁?”

“就是那日我们在墨韵斋外面看到的,那个柳家的小娘子!”杜忠压低声音,“她的马车就停在坊门外,她带着个侍女,正在坊里的杂货铺买东西呢!”

杜丰心中一动。宣阳坊并非东市那样的繁华商业区,柳明澜来这里买杂物?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略一思忖,对杜忠道:“杜伯,你去告诉张叔或者李叔,让他们装作无意,去坊门附近转转,留意一下即可,不必靠近,也不必声张。”

杜忠应声去了。杜丰则继续看着地图,心中盘算。柳明澜主动找上门来了?是巧合,还是她查到了自己的住处?若是后者,这柳家的能量和这位柳小娘子的行动力,倒是不容小觑。

约莫一刻钟后,李锐回来了,证实了杜忠的话,并补充道:“那柳小娘子确实在杂货铺盘桓了片刻,还向店家打听了咱们悦来邸店的位置。不过她并未过来,买了几样针线便乘车离开了。”

果然是有意探查。杜丰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鱼儿,似乎已经嗅到了饵料的味道。接下来,就看谁更有耐心了。

他并不担心柳明澜会做出什么不利的举动。以她的身份和聪慧,在未摸清自己底细前,绝不会轻举妄动。这种隔着一定距离的观察和试探,正是他所乐见的。

傍晚杜甫归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满足。广文馆的差事虽然清苦,但能整日与书卷为伴,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慰藉。他用过简单的晚饭,照例考校杜丰的功课。

当杜丰流畅地回答完关于《春秋》经义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一些颇具见地的看法后,杜甫看着儿子,忽然叹道:“丰儿,为父今日在广文馆,听到几位同僚闲谈,提及东市墨韵斋新换的匾额,字体新奇,颇受好评,据说……乃是一杜姓幼子所书。”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杜丰:“为父知道,那必是你了。你……究竟还有多少事,是为父不知的?”

杜丰放下手中的书卷,迎上父亲的目光,坦然道:“父亲,孩儿依旧是杜丰,是您的儿子。只是病愈之后,脑中时常清明,许多道理无师自通,许多技艺触类旁通。孩儿亦不知缘由,但请父亲相信,孩儿所做一切,皆是为这个家,为不负父亲教导,为在这世道中,求一份心安,争一线生机。”

他的话语真诚而恳切,将一切非常规归结于“病愈后的神异”,这是目前最能让人接受,也最无法被证伪的解释。

杜甫久久凝视着儿子,灯光下,儿子的小脸显得格外认真。他想起了那首《人杰鬼雄》,想起了雪夜阻敌的急智,想起了那手惊才绝艳的书法……最终,所有的疑虑和震惊,都化为了一声长长的、带着释然与某种期待的叹息。

他伸出手,轻轻抚了抚杜丰的头:“我儿……非常人。为父……明白了。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往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杜丰恭敬应道。

窗外,长安的夜依旧喧嚣。而在悦来邸店这间小小的房间里,一种新的、基于更深层次理解与信任的父子关系,正在悄然确立。

杜丰知道,他赢得了父亲更深层次的认可,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扫清了一大障碍。而柳明澜的出现,则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预示着长安这潭深水,将因他而泛起更多的涟漪。

他铺开纸张,磨墨润笔,开始每日不辍的书法练习。笔走龙蛇间,一个个结构精妙、意蕴深厚的字符跃然纸上。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他在这大唐天空下,安身立命、搅动风云的利器之一。

墨香氤氲中,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更广阔的天空,以及那些即将与他命运交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