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县内,这一夜热闹,赵家的陨落让不少人心情大好,喝着小酒唱着歌谣,青楼的生意也都是好了许多。
不少人家叫上邻居,提一壶好酒,让媳妇做两个小菜,便也开始谈天论地,畅想未来。
那赵家人恶贯满盈,之恶行可谓罄竹难书,没了赵家城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开心的。
夜里四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欢乐一片。
当然也有人家早早的就熄了灯,夫妻俩在床被里研究另一番天地。
毕竟这城里少了赵家人,感觉日子舒坦了,娃娃也敢生了。
以前生怕生娃是害娃,现在便没那么怕了。
这一夜无事发生,只有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百姓。
待到第二天,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这七月份的天,天上明明挂着大太阳,却是四处凉嗖嗖的。
主要是那风儿凉嗖嗖的,吹得人生疼,好似在扯皮,剔骨,甚至有人都忍不住打几个寒颤。
“这他娘的,有鬼了,怎么这么冷,比得上寒冬腊月了!”
有识趣的,便也回去翻箱倒柜,找出过年的厚实衣裳穿上,这才好一些。
就是这么冷的天,城里似乎来了许多陌生人。
商铺们也遇到了新奇的,有不少来找工的妖怪那叫一个便宜,甚至可以说是不要钱。
什么意思,打工季?
这免费的劳动力,那不要白不要,不过得先去府衙登记。
开玩笑,又不是傻子,哪里敢胡乱收,只要府衙老爷同意了的,那便是代表着身份干净。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竟然都干净!
接下来的两天,文远县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如此反常,寻常百姓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不少人组织着去府衙询问,却是得不到答案。
慢慢的,这种热闹变成了人心惶惶。
谁都看得出来,城里是要出大事了。
也在越来越热闹的文远县城里,不少人收拾着细软,准备跑路躲回乡下。
然而这时候县老爷却又不让出城,一时间心里那股子慌张更重了。
不过好在县老爷出面,让他们回家好生候着,不会出什么大事。
百姓们没有办法,便也只能回去。
县老爷出完面,便也赶紧的回了县衙门口等着,没过太久,一顶轿子缓缓的从另一边过来。
府衙各官吏急忙上前迎接,县老爷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迎在首位。
然而轿子却没有停下来,迎接的人急忙的又退开,生怕拦了路,一时间竟是不少人摔倒在地。
“咯咯咯,老爷你瞅着,这些人真逗。”
轿子里,有女子掀开帘子一角,看着那些轰乱的官员,忍不住掩嘴轻笑。
轿子里一男一女,男的正是刺史府那中年,女的则是贴身丫鬟。
中年面色淡然,眼里似乎对什么都有着漠视,闻言平淡开口,道:“这文远县地方小,县老爷也不过筑基,摸到了金丹的门槛,此次拿着消息,想跟我换一个铸金丹的机会。”
丫鬟点头,道:“他一把年纪了,估计快死了,自知哪怕知道了消息,自己也捞不到好处,便想向老爷求条活路,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