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躬身说道:“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能为边关的将士们做点实事,是臣的荣幸。”
李世民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既然这冻疮膏效果如此显着,那就必须批量生产,而且要优先供应军中。朕下令,从即日起,司农寺全力负责甘油冻疮膏的生产,所需的药材、器具,无论哪个部门,都必须无条件配合,不得有误!”
“臣遵旨!”李杰连忙躬身领命,心中充满了激动。他知道,有了皇帝的支持,冻疮膏一定能很快批量生产出来,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士兵手中。
李世民又说道:“另外,对于研制和生产冻疮膏有功的人员,朕要重重赏赐。李杰,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李杰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什么都不要。只要能看到边关的将士们不再受冻疮之苦,能安心保卫大唐的边疆,臣就心满意足了。”
李世民听了,更加赞赏李杰的品格:“好!好一个为国为民的李杰!朕就喜欢你这份淡泊名利的心态。既然你什么都不要,那朕就替边关的将士们谢谢你了。”说着,李世民竟对着李杰微微躬身。
李杰吓得连忙跪下:“陛下万万不可!臣担当不起啊!”
李世民扶起李杰,笑着说道:“你担当得起。你为大唐做的这些事,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要珍贵。”
随后,李世民又和房玄龄、李杰商议了冻疮膏批量生产的具体事宜,比如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如何保证药材的供应、如何快速将冻疮膏运往边关等等。直到午时,李杰才离开了御书房。
回到工坊,李杰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工匠,将皇帝的旨意和边关的捷报告诉了大家。工匠们听了,都欢呼雀跃起来,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兄弟们,陛下下令了,要我们批量生产甘油冻疮膏,优先供应军中!”李杰高声说道,“这是陛下对我们的信任,也是边关将士们对我们的期盼。我们一定要加把劲,做出更多更好的冻疮膏,送到边关去!”
“好!”工匠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得工坊的墙壁都嗡嗡作响。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坊里变得更加忙碌了。蒸汽锅不停地运转,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熬制甘油,有的调配药材,有的制作软膏,有的封装打包。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孙老实虽然年纪大了,但也不甘示弱,每天都第一个来到工坊,最后一个离开。他手把手地教年轻的工匠们如何掌握火候,如何精准地配比药材,确保每一批冻疮膏的质量都能达标。
年轻的工匠们也都非常努力,他们认真学习技术,严格按照配方和流程操作,生怕出一点差错。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工匠不小心把药材的比例配错了,他吓得大哭起来,以为自己闯了大祸。孙老实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教他如何纠正错误,并且告诉他,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不吸取教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甘油冻疮膏的产量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稳定。一批批封装好的冻疮膏被装上驿马,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关。每一批冻疮膏上,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愿此膏能护将士们周全,待你们凯旋归来。”
边关的士兵们收到冻疮膏后,都非常感动。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使用冻疮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奋勇杀敌,不辜负长安的父老乡亲们的期望。
而在长安,甘油冻疮膏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不仅宫中的宫人用上了冻疮膏,就连普通的百姓也听说了它的神奇功效,纷纷来到司农寺,希望能买到一些。李杰考虑到百姓们的需求,又扩大了生产规模,拿出一部分冻疮膏在市面上销售,价格也很亲民,让普通百姓也能用上这神奇的药膏。
一时间,甘油冻疮膏成了长安城里最受欢迎的东西。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它赞不绝口。人们都说,李杰研制的这甘油冻疮膏,是冬天里的一抹暖阳,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李世民看着甘油冻疮膏给大唐带来的变化,心中非常欣慰。他知道,李杰不仅仅是研制出了一种药膏,更是为大唐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决定,等李杰再立大功,就破格提拔他,让他能更好地为大唐效力。
渭水岸边的工坊里,蒸汽依旧在升腾,工匠们的欢笑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欢快的乐曲,诉说着甘油冻疮膏给这个冬天带来的温暖和希望。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李杰知道,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更多的技术要带到这个时代,为大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