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327章 恰到好处的停顿

第327章 恰到好处的停顿(1 / 2)

武媚娘见李世民沉默不语,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成功入耳,像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在了肥沃的土地里,只待一场春雨就能生根发芽。她没有再继续追问,也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言多必失的道理她比谁都清楚。在后宫这十几年,她早就学会了“留白”的艺术,有些话,点到即止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说多了反而会引起怀疑,显得刻意。

她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将原本蜷着的腿伸直,又慢慢收回,动作轻柔得像猫伸懒腰,没有发出丝毫声响。然后开始轻轻哼起了江南的小调,那调子是她小时候在扬州外婆家听来的,名叫《采莲曲》,旋律舒缓悠扬,像江南的流水,绕着青石板路温柔地流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她的声音很轻,每个字都带着吴侬软语特有的婉转,尾音微微上扬,像羽毛搔过心尖。唱到“红胜火”时,她特意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又想起了梦里的火光;唱到“绿如蓝”时,声音又变得清亮起来,像雨后的天空,带着一丝释然。

李世民的思绪原本还在纷乱的线索中挣扎,像陷入了迷宫,被这轻柔的小调一拂,渐渐平静了下来。他的呼吸慢慢变得平稳,胸腔的起伏也恢复了正常,紧绷的神经像被温水浸泡过一样,渐渐松弛下来。连日来的疲惫像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皮开始变得沉重,像粘了胶水。

武媚娘悄悄睁开眼睛,睫毛轻轻颤动,像蝴蝶扇动翅膀。借着帐外透进来的微光,她仔细观察着李世民的侧脸:他的眉头依旧没有完全舒展,像一块没有熨平的锦缎,中间的川字纹虽然浅了些,但依旧清晰可见;眼角的皱纹在微光中显得格外清晰,像刀刻斧凿一般,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虑;嘴唇紧闭着,嘴角微微下撇,像是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但他的呼吸已经变得均匀,每呼一吸间隔三秒,是即将入睡的征兆。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像一朵悄然绽放的昙花,快得让人无法捕捉。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得意,一丝笃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个关于大火的噩梦,已经在李世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今夜注定会在他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影响他的判断。

“天亮了叫朕。”李世民迷迷糊糊地说,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睡意,像被水泡过的棉花,软绵无力。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臂,将武媚娘抱得紧了些,手臂横过她的腰腹,力道不轻不重,恰好能让她无法轻易挣脱,又不会觉得束缚。这个拥抱很自然,带着一丝依赖,是他潜意识里寻求安慰的表现,像孩子抱着枕头才能入睡。

武媚娘顺从地靠在他怀里,胸口轻轻起伏,应了声“是,陛下”,声音温柔得像一汪春水,还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慵懒。她能感觉到李世民的体温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温暖而踏实,像冬日里的暖炉,让她紧绷了一夜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了下来。

但她并没有真的睡着,脑子里像有盏明灯,异常清醒。她在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明天一早,李世民醒来后,第一反应一定会想起这个噩梦;早朝时,他很可能会借故询问金吾卫关于硫磺马车的追查情况;退朝后,说不定会秘密召见尉迟恭,让他加强对西市和太庙附近的守卫;甚至可能会亲自去香皂工坊查看……只要他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然而然地发生。

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像一个沉默的哨兵,透过窗棂洒在地上的银辉也随之移动,在青砖地面上画出细长的影子,像时钟的指针,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偏殿里的檀香还在袅袅燃烧,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武媚娘身上淡淡的薰衣草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既庄重又温柔,让人安心。

武媚娘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李世民平稳的呼吸,听着他胸腔里传来的沉稳心跳,像打更人手中的梆子,规律而有力。她的手指轻轻蜷缩起来,指尖触到云锦被上凸起的牡丹花瓣,冰凉的丝线带着一丝绸缎特有的滑腻。

帐外的烛火不知何时又暗了些,原本昏黄的光晕缩成一团,像即将熄灭的余烬。纱帐上的兰草图案渐渐模糊,叶尖的露珠绣纹失去了光泽,仿佛被夜色吞噬。偏殿里静得能听到铜壶滴漏的声音,“滴答——滴答——”,每一声都敲在人心上,像是在为这场无声的较量计数。

武媚娘的思绪飘回了三个月前,李杰托人送来那包迷迭香时,附在纸条上的字迹:“三月初三,太庙西侧,慎防火攻。”当时她只当是杞人忧天,毕竟祭祖大典守卫森严,东宫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那样的场合动手。可当她看到李承乾暗中调动东宫宿卫,又听闻硫磺马车的消息时,才惊觉李杰的预警并非空穴来风。

她悄悄转动眼珠,目光落在李世民紧蹙的眉头上。这位帝王戎马一生,见过无数刀光剑影,却未必能防住至亲之人的暗箭。东宫的势力盘根错节,太庙里的宫人、侍卫,说不定就有李承乾的眼线。若是真在大典上燃起硫磺火,借着风势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呼——”李世民忽然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在梦中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的眉头舒展了一瞬,随即又皱得更紧,嘴唇翕动着,似乎在说什么梦话。武媚娘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细听,只捕捉到几个模糊的字眼:“火……硫磺……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