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李世民身着明黄色龙袍,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神情专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为他那饱经风霜却依旧威严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案几上,除了堆积如山的奏折,还摆放着一块精致的联名款香皂。那香皂呈莲花状,雕刻精美,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上面还点缀着几片小巧的叶子,散发着淡淡的玫瑰香气。这是武媚娘前些日子进献的,说是西市便民皂坊出的新款,深受后宫嫔妃喜爱。
“陛下,司农寺少卿李杰在殿外求见。”内侍轻声禀报,声音恭敬而低微,生怕打扰了李世民批阅奏折。
李世民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哦?是李杰来了?快让他进来。”他对李杰颇有好感,这个年轻人不仅懂农事,能种出高产的胡椒,改良的贞观犁也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如今又造出了香皂,深受百姓喜爱,实在是个难得的人才。
很快,李杰身着青色官袍,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书卷气与实干的坚毅。“臣李杰,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没有丝毫谄媚之态。
“起来吧。”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案几上的那块联名款香皂上,拿起香皂放在鼻尖闻了闻,那淡淡的玫瑰香气让他精神一振。他看向李杰,语气带着几分赞许和打趣:“你这皂,可真是个好东西。比你之前种的胡椒还能聚财啊。”
李杰站起身,微微低着头,神色谦逊:“陛下谬赞了,臣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李世民哈哈一笑,指着案几上的一份奏折说道:“昨日户部刚报上来,这月的皂税,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买五百匹战马了。你说说,这还不算聚财吗?”他的语气中满是欣赏,对于能为朝廷带来如此收益的臣子,他向来是不吝夸赞的。
李杰闻言,心中一喜,这说明香皂的推广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仅方便了百姓,还能为朝廷增加税收,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正为此事而来。臣想用这笔税银,修关中的水渠,再推广新式水车。”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画好的水车图纸,双手呈上:“陛下请看,这是臣设计的新式水车,比旧式的效率高两倍。有了它,百姓再也不用弯腰戽水了,既能抗旱,又能省力,对于农作物的灌溉大有裨益。”
内侍接过图纸,呈给李世民。李世民展开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上的水车结构精巧,标注清晰,每一个部件都有详细的说明。他越看越满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关中地区水资源向来紧张,旱灾时有发生,水渠和水车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李杰的这个提议,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三个好字,龙颜大悦,他将图纸放在案几上,看着李杰,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赞赏,“李杰,你这个提议甚好!既解决了百姓灌溉之苦,又能促进农业发展,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举。朕准奏!”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地说道:“你办事,朕放心。这笔税银,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将水渠修好,将新式水车推广开来,不辜负朕的期望。”对于李杰,李世民是越来越信任了,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想法,更有执行力,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李杰心中感激,再次躬身行礼:“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
李世民看着李杰认真的模样,心中越发喜爱,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打趣的笑容:“说起来,这香皂朕还没试过呢。下次给朕做块带龙纹的,朕也尝尝这‘百姓都在抢’的好东西。”他的语气轻松,带着几分帝王的平易近人。
李杰闻言,也笑了:“臣遵旨。臣回去后,立刻让人赶制一块带有龙纹的香皂,呈给陛下。保证用料上乘,香气宜人。”
“哈哈,好。”李世民被李杰的认真逗笑了,御书房内的气氛变得轻松而融洽。他挥了挥手,“好了,你先下去吧,抓紧时间筹备修水渠和推广水车的事。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户部或者工部协调。”
“是,陛下。臣告退。”李杰再次行礼,然后转身,步履沉稳地退出了御书房。
看着李杰离去的背影,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他拿起案几上的水车图纸,又看了看那块莲花状的香皂,心中感慨万千。李杰这个年轻人,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总能给大唐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只是,树大招风,李杰如今声望日隆,怕是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他想到了东宫的李承乾,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但随即,他又摇了摇头,相信李杰有能力应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