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暗处的同盟(1 / 2)

夜深人静,长安城陷入了沉睡,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夜空的宁静。士兵们穿着铠甲,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沉重,“咚、咚、咚”地响着,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这头,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李杰坐在书房里,烛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壁上,像一个巨大的怪兽。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系统面板,面板上显示着“合作度:60%”,字体是淡蓝色的,在烛光下有些模糊。

看着这个数字,李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与武媚娘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合作,形成了一种暗处的同盟。在这一个月里,武媚娘通过联名款香皂,巩固了自己在贵族圈的地位,让更多的达官贵人认可了她的影响力,她的府邸门前,送礼的人络绎不绝,连一些以前对她不屑一顾的老臣,也开始主动与她交好。

而自己则借着香露坊的渠道,让香皂和农技知识流向了更远的地方,不仅在长安城内畅销,连周边的州县也有人前来购买。农技人员更是走遍了各个乡村,向农民们传授种植技术和农具使用方法,为自己的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也是心照不宣的。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的野心和目标,却又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互相扶持,共同前进。就像现在,联名款香皂带来的巨额利润,一部分被武媚娘用来购买铁矿,扩大自己的势力,她通过各种关系,将铁矿运到秘密的铁匠铺,打造兵器和盔甲;另一部分则被李杰投入到农具改良和胡椒种植中,推动大唐的发展,让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敲门声,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李杰收起系统面板,面板瞬间消失在眼前,仿佛从未出现过。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王掌柜。他手里拿着一个小纸条,纸条是用桑皮纸做的,很薄,上面的字迹是用炭笔写的,容易涂改和销毁。王掌柜将纸条递给李杰,低声说道:“李大人,这是娘娘让小人交给您的,娘娘说务必让您亲自过目。”

李杰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东宫最近在查铁矿的来路,李大人多加小心。”字迹娟秀,带着女性的柔美,但每个字都透着一股警示的意味,让人不敢轻视。

李杰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像两条拧在一起的绳子。他早就觉得最近有些不对劲,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监视自己,尤其是在铁矿运输的路线上,更是多次发现可疑的身影。那些人身形彪悍,眼神警惕,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现在看来,果然是李承乾的人。李承乾作为太子,一直对武媚娘和自己的势力发展心存忌惮,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这次查铁矿的来路,显然是想抓住他们的把柄,借机打压他们,动摇他们在朝堂和民间的根基。

李杰捏着纸条的手指微微用力,桑皮纸本就脆弱,被他捏出几道褶皱。他抬眼看向窗外,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的寂静。

“李承乾的动作倒是越来越快了。”李杰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他知道,太子之位坐久了,难免会对周遭的威胁格外敏感。自己和武媚娘的崛起,无疑触碰了李承乾的逆鳞。尤其是铁矿一事,若是被他抓住把柄,扣上“私藏军械、意图不轨”的罪名,就算有李世民的庇护,也难免会陷入麻烦。

王掌柜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虽不知纸条上写了什么,但见李大人脸色凝重,也猜到定是棘手之事。他在香露坊当差多年,见惯了朝堂的波诡云谲,知道有些事不该问,只需照办。

“你先回去吧,替我谢过娘娘。”李杰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火苗舔舐着纸张,很快便将那行字吞噬,化为灰烬飘落在铜盆里。

王掌柜躬身应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关门时特意放轻了动作,生怕惊扰了李大人思考。

书房内重归寂静,李杰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户。冷风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他想起前几日在铁矿运输队暗中安插的人手传回的消息,说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一直尾随,虽然没敢靠近,但那股窥探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当时他便猜测是东宫的人,如今看来,果然没错。

“想动我的铁矿?没那么容易。”李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早已在运输路线上做了手脚,设置了多处隐蔽的中转站,每次运输都会更换路线和人手,而且所有的铁矿交易都有正规的文书,表面上看都是用于农具制造,就算李承乾想查,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但他也知道,李承乾既然动了心思,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查不到,下次定会想出更阴狠的招数。看来,自己得加快进度了,尽快将铁矿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让贞观犁的普及速度再快一些。只要农业发展起来,百姓受益,就算有人想动他,也得掂量掂量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