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秋意渐浓,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被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金黄,一阵风吹过,叶子像蝴蝶般翩翩起舞,缓缓飘落,在青石板路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武媚娘的香露坊却依旧暖意融融,仿佛隔绝了外界的秋凉。
这座位于坊市深处的宅院,青砖黛瓦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朱漆大门上挂着两盏精致的宫灯,灯穗是用五彩丝线编织而成的,随风轻摇,发出细碎的声响,透着几分神秘与雅致。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威武雄壮,守护着这座宅院,给人一种庄重之感。
推开大门,院内的景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种满了各色花卉,虽然已过了盛花期,却仍有零星的花朵点缀其间,有傲骨的秋菊、淡雅的桂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紫色小花,它们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诉说着秋日的美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脂粉气,那脂粉气是香露坊特有的,混合着花香,形成一种独特的芬芳,让人闻了心神荡漾。
香露坊的正厅内,更是布置得奢华而不失格调。紫檀木的桌椅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有缠枝莲、卷草纹,还有寓意吉祥的蝙蝠图案,每一刀都雕刻得极为精细,彰显着主人的品味。桌面上摆放着青瓷花瓶,瓶身是淡青色的,上面绘着山水图,瓶中插着几枝新鲜的菊花,黄的如金、白的似雪、紫的像霞,相映成趣,为房间增添了一抹生机。
墙壁上挂着一幅《仕女图》,画是用绢布绘制的,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画中女子体态丰腴,穿着华丽的宫装,手中拿着一把团扇,神情妩媚,眼神流转,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来一般,与这香露坊的氛围相得益彰。
武媚娘斜倚在铺着软垫的贵妃榻上,软垫是用天鹅绒制成的,柔软舒适,上面绣着精致的鸾鸟图案。她身着一袭粉色的宫装,衣料是上好的蜀锦,在光线下闪烁着华丽的光芒,上面用金线绣着缠枝牡丹图案,牡丹开得正艳,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花香。
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慵懒的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支金步摇,步摇上的珍珠圆润饱满,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春雨打在芭蕉叶上。她手中拿着一面小巧的铜镜,铜镜的边缘镶嵌着一圈珍珠,她正对着镜子细细打量着自己的妆容,眉毛细长,眼尾微微上挑,嘴唇涂着鲜艳的口红,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魅力。
“娘娘,您要的东西准备好了。”一个侍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她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宫装,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她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锦盒是用蜀锦制成的,上面绣着凤凰戏牡丹的图案,色彩鲜艳,凤凰的羽毛、牡丹的花瓣都绣得极为逼真,栩栩如生。
武媚娘放下铜镜,铜镜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抬了抬眼皮,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示意侍女将锦盒呈上。侍女将锦盒小心翼翼地放在她面前的矮桌上,动作轻柔,生怕不小心损坏了锦盒里的东西,然后退到一旁,垂手侍立,低着头,不敢直视武媚娘。
武媚娘伸出纤纤玉手,她的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上涂着凤仙花汁染成的红色,十分好看。她轻轻打开了锦盒,锦盒的锁扣是黄铜制成的,上面刻着花纹,打开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只见锦盒内铺着一层柔软的白色丝绸,丝绸像云朵一样细腻,上面静静地躺着一枚羊脂玉印。
这枚玉印通体洁白,没有一丝杂质,像上好的羊脂一般温润剔透,在光线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仿佛有生命一般。玉印的形状呈方形,边角圆润,摸上去手感极佳。上面刻着一个“媚”字,是用阴刻的手法刻上去的。
这“媚”字的字迹圆润流畅,笔画之间却又暗藏锋芒,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这是武媚娘特意请长安城内着名的书法大家雕琢的,为了这个字,她不仅花费了重金,还亲自与书法大家探讨了许久,就是希望这个字能像她的名字一样,既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又能透出一丝坚韧与野心。
武媚娘指尖轻抚着玉印上的“媚”字,感受着玉质的温润与光滑,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她的思绪更加清晰。她想起了前些日子长孙皇后收到的梅花皂,那香皂确实精致好用,在后宫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那些平日里高傲的嫔妃都对其赞不绝口。
但在她看来,那梅花皂虽好,却少了点能让人一眼记住的标识,太过普通,就像路边的野花,虽然好看,却难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别说彰显使用者的独特身份了。她武媚娘用的东西,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能体现出她的与众不同。
“去,把司农寺派来的账房先生叫来。”武媚娘对侍女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也让人不敢违抗。
很快,账房先生就跟着侍女走了进来。这位账房先生是李杰特意派来与香露坊对接香皂事宜的,他约莫四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长衫洗得有些发白,但依旧整洁。他戴着一顶小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部分额头,看起来精明干练,脸上带着常年与账本打交道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