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前几日去太极殿请安时,李世民拿着司农寺的奏折,笑着说“李杰这小子,把胡椒卖出了黄金的价钱”,那语气里的欣赏藏都藏不住。连长孙无忌都在朝会上称赞胡椒产业“利国利民”,可见这小小的胡椒已经成了撬动朝局的筹码。
“还有,”武媚娘合上账本,“让周明多留意司农寺的动静,尤其是李杰新搞的那个农具改良坊。听说他弄出了什么曲辕犁,能让耕作效率翻倍,这可不是小事。”
婉儿应声记下,心里却越发佩服自家娘娘的远见——别人都盯着胡椒带来的钱财,娘娘却看到了背后的人脉和势力,甚至连农具改良都放在心上。
此时的农具改良坊,灯火通明。工匠们正在赶制第二批曲辕犁,王铁匠光着膀子抡着大锤,汗珠顺着黝黑的脊梁往下淌,砸在烧红的铁坯上,发出“滋啦”的声响。李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图纸,不时指点几句。
“王师傅,犁尖的角度再磨锋利些,这样入土更省力。”
“刘木匠,曲辕的连接处再加固个铁箍,免得用久了松动。”
工匠们都应着,手上的活却没停。自从赵三的事情后,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出半点差错。王铁匠更是把住了质量关,每一把犁都要亲自试过,确认没问题了才允许出厂。
“大人,您歇会儿吧,都忙了大半天了。”老张端来一碗凉茶,粗瓷碗上还冒着热气。
李杰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凉茶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不少疲惫。他望着工坊里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朴实的工匠,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真正力量。
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主线任务“贞观犁研发取得进展”已完成,奖励“蒸汽机原理图谱(残页)”一份,是否现在查看?】
李杰心中一喜,连忙在脑海里调出系统面板。泛黄的残页上,画着复杂的齿轮和活塞图案,旁边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公式,虽然只是残页,却已经勾勒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通过蒸汽推动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指尖在虚拟面板上轻轻划过。有了这个,离实现机械化耕作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曲辕犁只是人力的解放,蒸汽机才是真正的生产力革命。
“大人,您怎么了?”老张见他半天没说话,疑惑地问道。
李杰回过神,笑着摇摇头:“没事,就是想到些事情。”他望向窗外,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他知道,胡椒产业的成功只是起点。接下来,他要让曲辕犁遍布大唐的田野,让香皂走进寻常百姓家,让火药改变战争的格局,让外科手术拯救更多生命,让远洋舰带着大唐的旗帜驶向更远的海洋……而蒸汽机,将是这一切的基石。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改良坊,照亮了工匠们脸上的汗水,也照亮了那些即将完工的曲辕犁。李杰站在工坊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神坚定。
他不知道,东宫的阴谋已经悄然展开,王德仁派去的人正在西市散播谣言,说胡椒酒是“毒酒”,喝了会失明;也不知道,武媚娘的人正盯着西域商队,试图从新奇玩意儿里寻找商机;更不知道,李世民在太极殿里看着司农寺的奏折,对长孙无忌说“李杰是个可塑之才,得好好培养”。
但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改良坊的烟囱染成了暗红色,远处的宫墙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李杰的身影站在工坊前,被拉得很长很长,与烟囱、宫墙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
长安城的风从坊内吹过,带着铁器的冷冽和木头的清香。李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工坊——新的挑战即将到来,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夕阳下,李杰的身影与改良坊的烟囱、远处的宫墙交织在一起。朝堂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而他,正站在这场改变的中心,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