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个月的约定(1 / 2)

禁苑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被朝阳的金辉轻轻掀开时,李杰已经踩着沾满露水的草甸走进了试验田。竹架上的胡椒藤像是被施了魔法,一夜之间又舒展了不少,最粗壮的那株茎秆已赶上小指粗细,褐色的木质化纹路从根部向上蔓延,如同老人手上的青筋,却透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是藤蔓足以支撑果实重量的明证。

“大人您瞧,这卷须的力道可真不小!”小王正踮着脚给藤蔓松绑,手指被卷须轻轻勒出红痕,他却笑得一脸兴奋,“昨儿个才绕了半圈,今早就缠得死死的,用手都掰不开。”他手里的棉线已经换了新的,比之前粗了一倍,“这新线是张大哥用丝线混着麻线搓的,说是能撑到结果。”

李杰俯身观察花苞的生长,指尖轻轻拂过最饱满的那枚,花苞顶端已泛出淡淡的乳白,像少女脸上的红晕。“这枚明天就能露色了。”他从怀中摸出个铜制的放大镜——这是系统兑换的简易工具,镜片打磨得不算精致,却能看清花苞表皮的纹路,“表皮的绒毛开始脱落,说明离开花不远了。”

老张蹲在田埂上,用竹片给苗床划出水沟,竹片划过泥土的“沙沙”声里,他念叨着:“昨儿个后半夜下了点小雨,土有点黏,得把水排出去,不然根容易闷坏。”他指着沟里渗出的水珠,“你看这水,带着点浑,是从根须周围渗出来的,排干净了才好。”

“张大哥说得对,”李杰直起身,后腰因长时间弯腰有些发酸,“胡椒的根最怕涝,哪怕只是半小时积水,都可能烂根。”他接过小王递来的锄头,在苗床边缘又加深了半寸水沟,“多开几条支沟,让水流顺着主沟排到外面的水渠里。”

狱卒们立刻行动起来,锄头碰撞泥土的“咚咚”声、竹片刮擦的“沙沙”声与晨鸟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老李年纪大了,动作稍慢,却格外仔细,每条支沟都划得笔直,他抹了把额头的汗:“俺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么金贵的庄稼,浇水怕涝着,晒太阳怕晒着,比伺候小孙子还上心。”

“等结果了,卖的价钱能抵您小孙子十年的束修。”小王打趣道,手里的活却没停,他正用布条擦拭竹架上的霉斑——这是昨天发现的,李杰说潮湿天气容易长霉,必须及时清理。

“那俺可得更上心点。”老李嘿嘿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团,“到时候用这钱,给俺那小孙子请个好先生,让他也学学大人您的本事,将来也搞个啥试验田。”

日头渐渐升高,晒得泥土泛起潮气。李杰招呼众人休息,自己却走到最西边的那几株弱苗旁。这几株是移栽时伤了根的,虽然活了下来,长势却慢了不少,每株只有两个花苞,还比别的小一圈。他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罐,里面装着用系统兑换的“叶面肥”——伪装成草木灰浸出液,正小心翼翼地往叶片上喷洒。

“这‘神仙水’真管用,”老张凑过来看,“前儿个这几株叶子还发黄,喷了两回,现在绿油油的。”他看着肥液在叶片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叶脉缓缓滑落,“这玩意儿是咋做的?回去俺也试试,给俺家的菜苗喷喷。”

“得用三年的陈草木灰,加雨水浸泡七天,过滤三遍才能用。”李杰半真半假地解释,心里清楚这是系统提供的高浓缩营养液,里面的氮磷钾比例是经过精确调配的,专门针对弱苗恢复,“每天喷一次,连续喷五天,就能赶上别的苗了。”

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李杰让人在田边搭了个简易的凉棚,自己则坐在凉棚下写奏折。案几是用几块木板拼成的,上面还留着之前刻的刻度,麻纸铺在上面,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他凝神思索,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动——这封奏折不仅是邀请,更是向保守派和东宫势力的宣战,每一个字都得斟酌。

“臣李杰启奏陛下:禁苑所植胡椒,历经月余精心培育,现已三尺有余,藤蔓缠绕竹架,木质化已达三分之二。花苞初绽,计三十有二,大者如绿豆,小者似米粒,皆饱满有光,不日即可绽放。距三月之约尚有一月,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届时定有果实可赏。恳请陛下携百官亲临视察,一来见证大唐本土胡椒之始,二来以正视听,破坊间妖妄之言……”

写完后,他反复读了三遍,又用朱砂笔在“以正视听”四个字上圈了圈,这才满意地吹干墨迹,卷起用蜡封好。“老王,你骑快马去,”他把奏折递给最稳重的狱卒老王,“从玄武门进,直接找王内侍,千万别经其他衙门的手。”

老王接过奏折,郑重地揣进怀里,外面还裹了层油纸防水:“大人放心,俺这就去,天黑前定能回来。”他翻身上马,马蹄声在寂静的禁苑里格外响亮,渐渐消失在远处的林荫道上。

李杰望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这封奏折递上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萧瑀等保守派定会借机发难,东宫也绝不会坐视不理。但他别无选择,必须借陛下和百官的见证,彻底巩固胡椒种植的合法性。

太极殿的御书房内,李世民正对着《西域贡物册》沉思。册页上“胡椒千斤,价值绢帛百匹”的记载刺眼夺目,他指尖在上面重重一点,眉头紧锁——每年为了购买胡椒,大唐要耗费大量绢帛,而西域诸国却屡屡抬价,这已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陛下,禁苑李杰有奏折呈上。”内侍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奏折放在案上。

李世民拿起奏折,看到蜡封上的标记,眼睛一亮——这是他特意给李杰的暗号,表明奏折无需经过通政司。拆开蜡封,李杰的字迹映入眼帘,当读到“花苞初绽,不日即可绽放”时,他嘴角的弧度渐渐扬起。

“这个李杰,果然没让朕失望。”李世民把奏折放在案上,目光扫过旁边堆积的弹劾奏折——都是萧瑀等人递上来的,说李杰“妖术惑众,劳民伤财”。

“陛下,需不需要先派内侍去看看实情?”旁边的总管太监小心地问,他跟着李世民多年,知道陛下对这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