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皇宫里的震动(2 / 2)

为了这个计划,他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训练了最精锐的玄甲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信去传递假消息。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可他万万没想到,最终会栽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光幕”上!

“那光幕里……还放了些什么?”李世民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不敢问得太细,怕听到更让他心惊的细节。

跪伏在地的斥候连忙回答:“回殿下,光幕里有……有玄甲军埋伏的样子,有太子中箭落马的画面,还有……还有齐王被尉迟将军追上的场景……最后……最后是您站在宫门前,尉迟将军喊话的样子……”

李世民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这些画面,除了参与谋划的核心人员,绝不可能有外人知道!那个搞鬼的人,到底是谁?是李建成的余党?还是……真的有什么天意?

“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他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在长安百姓面前播放的场景。那些他精心塑造的“被逼无奈”“清君侧”的形象,在光幕的冲击下,恐怕已经荡然无存。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也是一片冰凉。他知道,这个突如其来的光幕,不仅曝光了他们的计划,更在百姓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一旦怀疑生根发芽,就算成功登上皇位,李世民也将永远背负着“弑兄篡位”的骂名。

“殿下,”房玄龄轻声开口,试图让他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那个搞鬼的人,查清光幕的真相。只要找到源头,就能向百姓解释清楚,消除影响。”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经历过无数战场厮杀的秦王,不能被这点意外打垮。“你说得对,”他点点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房玄龄,你立刻去查,看看最近长安城里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尤其是……那些来历不明的外乡人。”

他隐隐觉得,能做出这种匪夷所思之事的,绝不可能是大唐本土之人。或许是西域的胡商?还是北边的突厥细作?又或者……是那些隐居的方士?

“臣遵令!”房玄龄拱手领命,转身快步走出殿外。

殿内只剩下李世民和跪伏在地的斥候。李世民走到案前,捡起地上的一本奏折,那是他昨夜刚写好的,准备在事成之后呈给李渊,解释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可现在看来,这封奏折恐怕已经毫无意义。

“你退下吧。”他挥了挥手,声音疲惫不堪。

“是。”斥候连忙磕头起身,小心翼翼地退出殿外,连地上的茶杯碎片都不敢多看一眼。

殿内终于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声音。李世民走到墙边,看着挂在墙上的《长安城防图》,目光死死盯着玄武门的位置。那里是他计划的关键,也是现在麻烦的源头。

他伸出手,指尖在图上玄武门的位置轻轻划过,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混乱和血腥。“不管你是谁,敢坏我的事,我定要你付出代价!”他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浓浓的杀意。

窗外的天色越来越阴沉,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太极宫的各个角落,已经开始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和传令声,整个皇宫都因为玄武门的异动而陷入了紧张的戒备状态。

太监们低着头匆匆而过,不敢有丝毫懈怠;侍卫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甚至连平日里悠闲自在的宫女们,也加快了脚步,脸上带着惶恐的神色。

李世民站在窗前,听着远处传来的隐约呐喊声,心中充满了不安。他不知道这场由光幕引发的震动,最终会走向何方。但他知道,从光幕出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大唐的命运,都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他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为了多年的谋划,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场震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皇宫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不安和恐慌的气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那个悬在玄武门上空的惊世光幕。

李世民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而此刻的他并不知道,那个引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躺在玄武门附近的一条小巷里,对皇宫里的震动一无所知。一场更大的追逐和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太极宫的烛火在冷风中摇曳,映照着李世民紧绷的侧脸,也映照着这个即将被彻底改变的大唐。皇宫里的震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开来,影响着长安城里的每一个人,也影响着整个大唐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