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蜀汉的旗帜在成都城头高高飘扬,刘备的霸业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按照既定方略,三路大军同时出击,天下为之震动。
**东线:奇兵诡道,疲于奔命**
姜小伍与魏延率领三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开往荆州与东吴的交界地带。他们并未直接攻打重镇襄阳,而是摆出了一副要沿江而下、直捣建康的架势。
消息传到建业,孙权大惊失色,立刻召集众臣商议。吕蒙主动请缨:“刘备主力在汉中,关羽在樊城,如今这姜小伍不过是虚张声势。请主公给我三万兵马,定能将其击退!”
鲁肃却摇头道:“子明不可轻敌。此人来历不明,却能助刘备兵不血刃拿下益州,绝非等闲之辈。我主张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孙权权衡再三,决定让吕蒙、鲁肃二人共同领兵,抵挡姜小伍。
然而,当吕蒙的大军抵达前线时,却发现自己扑了个空。姜小伍的军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正当吕蒙疑惑之际,后方传来急报:东吴的一座边境小城“公安”被魏延率军奇袭,守将还没来得及抵抗,城池就已失守!
吕蒙大怒,立刻回师救援。可他的大军刚一动,另一边的“孱陵”又告急。等他分兵去救孱陵,魏延又带着人马消失了,只留下一座空城和墙上嘲讽的涂鸦。
“这……这是打的什么仗?”吕蒙气得哇哇大叫。
姜小伍的战术简单而有效:绝不与吕蒙的主力进行正面决战。他将大军化整为零,让魏延率领骑兵,如狼群一般不断袭扰东吴的防线。今天劫掠粮道,明天拔掉哨所,后天又用小股部队佯攻一座无关紧要的城池,等吕蒙大军赶到,他们早已扬长而去。
这种游击战,让习惯了堂堂正正列阵对敌的东吴军队苦不堪言。他们疲于奔命,士气低落,被姜小伍和魏延像耍猴一样耍得团团转。短短一个月,东吴沿江的数座城池或被攻破,或因孤立无望而弃守,吕蒙和鲁肃却连姜小伍的衣角都没摸到。
**中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荆州前线,在庞统的暗中辅佐下,关羽的战事也异常顺利。庞统深知关羽的傲气,从不直接指挥,而是以“天时”、“地利”为由,将计策包装成“上天赐予关将军的良机”,让关羽在不知不觉中按计行事。
庞统先是让关羽派出使者,大肆宣扬自己与糜芳、士仁等将领“情同手足,粮草无忧”,彻底稳住了后方。随后,他献策让老将黄忠为先锋,凭借其老辣的战斗力,连下数座关隘,直逼樊城。
曹操闻讯,急派大将徐晃率精锐前来救援。徐晃乃曹营名将,与关羽棋逢对手,两军在樊城外形成对峙。
时值秋雨连绵,汉水暴涨。庞统夜观天象,又勘察了地势,心中有了计较。他再次“请”关羽,言道:“夜观天象,汉水之龙即将苏醒,此乃天赐良机,破敌只在今朝!”
关羽本就熟读兵书,一听此言,恍然大悟。他立刻下令,在汉水上游的洼地处掘开堤坝。
一夜之间,滔天洪水奔涌而下,正淹在徐晃驻扎的低洼之处。曹军七军顿时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徐晃仅带少数亲兵侥幸逃脱。此战,便是威震天下的“水淹七军”。
而在此期间,负责后勤的糜芳一反常态,将粮草钱物运送得又快又稳,从未有过短缺。关羽大喜,对庞统的“知人善任”和糜芳的“忠心耿耿”赞不绝口,荆州上下,空前团结。
**西线:智收麒麟,连下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