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最理智,也最符合他个人利益的选择。他可以更从容地布局,更安全地搞钱,更耐心地等待。
但……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如同水底的暗礁,悄然浮现。
就像一柄一直绷紧待发的弓,突然被命令松弛下来,藏在库房最深的角落,等待那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或许根本不需要它出场的一击。习惯了在刀尖上行走,骤然踏上看似安全的平地,反而有些无所适从。
他自嘲地笑了笑,自己还真是贱骨头。难道还指望戴老板天天催命一样发指令,让自己去窃取日军明天进攻哪里的绝密计划吗?
“停止不必要之冒险……”他低声咀嚼着这句话。哪些是“不必要”?
继续利用职权和情报,在金融市场兴风作浪,给日军放血,同时为自己积累未来生存的资本,算不算“冒险”?算。但这也是“保存自身”实力、削弱敌人的一部分。只要手段足够隐蔽,这就是“必要”的。
暗中清理那些罪大恶极的汉奸和低级日特,算不算“冒险”?算。但这能净化环境,为未来减轻负担,只要做得干净利落,这也算是“必要”的风险。
他意识到,这封指令并非让他彻底变成缩头乌龟,而是给了他更大的自主权和更明确的核心目标——像北极星一样,牢牢钉死在敌人的夜空,保持光亮,等待最终的黎明。至于如何保持光亮,手段可以更加灵活。
内心长久以来的部分压力,随着这封指令的到来,悄然减轻了一些。他不必再为无法提供某些超规格情报而焦虑,也不必为每一次“额外”行动可能暴露而过度担忧。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扮演好“高桥晓”,在这个位置上稳稳地待下去。
他将密信凑到烟灰缸上点燃,看着橘黄色的火苗吞噬掉那些沉重的字眼,直到彻底化为灰烬。
他轻轻吹了口气,灰烬散开,再无痕迹。
决心已定。
继续潜伏。更深,更静,像一条感知到寒冬将至的蛇,蜷缩在敌人的心脏里,等待惊蛰的那一声春雷。
他回到办公桌前,摊开一份关于日本国内钢铁产量下滑对军工生产潜在影响的报告,刚拿起钢笔,刚准备开始撰写他的“专业”分析意见时,机要秘书的内线电话就响了。
“高桥阁下,濑川长官请您现在去他办公室一趟,是关于……关于新到的几批特种物资的分配问题。”
陈晓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特种物资分配?这通常归后勤或行动部门管,怎么会找到他这个搞情报分析的头上?
濑川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何会为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务找他?是常规的工作安排,还是别有深意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