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133章 军统的“依赖”

第133章 军统的“依赖”(1 / 2)

重庆,罗家湾,军统局本部。戴笠办公室的空气永远像是被重庆的浓雾浸透,混杂着烟草、汗水和纸张发霉的沉闷气味。

戴笠拿着刚译出的电文,在铺着军用地图的办公桌前踱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窗外是雾都常见的阴霾天,压得人喘不过气,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夜莺又发来了关于日军南下舰队下一阶段可能补给点的分析。”毛人凤站在一旁,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惊叹,“和我们空中侦察机冒死拍回的照片,以及信号监听零碎信息拼凑出来的结果,吻合度超过八成。”

戴笠猛地停下脚步,将电文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八成?他坐在上海日特的办公室里,靠一堆纸片子和不知道哪里抠出来的零碎消息,比我们派出去的飞行员提着脑袋看回来的还准!?”

语气是责问,眼神里却闪烁着近乎贪婪的光,像饿狼看到了肥肉。

珍珠港事件后,军统在太平洋战场的情报网几乎成了瞎子、聋子。美国人自顾不暇,英国人焦头烂额,原本就薄弱的情报来源更是雪上加霜。唯独“夜莺”,这个深埋在日本特务机关心脏里的钉子,像是开了天眼,源源不断地送出关于日军战略意图、兵力调配、后勤节点的关键情报。其价值,已经从重要筹码,飙升到了近乎唯一的救命稻草。

“局座,这是夜莺本周的第三份急电了。”毛人凤又递上一份译电稿,纸张微微颤动,“他判断日军下一步进攻重点是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企图切断美澳之间的生命线。分析依据是日军舰艇维修周期、南洋前线燃料储备数据和飞行员轮换的异常迹象。”

戴笠快速扫过电文,上面基于冰冷数据链的逻辑推演,清晰得令人发指,结论也大胆得让人心惊。他内心吐槽:这小子难道把日本海军的后勤处长发展成下线了?这情报细得跟自家账本似的。

“立刻把这份东西转给盟军联络处……不,直接给侍从室,请他们最高级别转呈。”戴笠顿了顿,补充道,语气不容置疑,“用我的名义。”

“是。”

毛人凤离开后,戴笠坐回宽大的椅子上,揉了揉发胀的眉心。他对“夜莺”的感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这是他在老头子面前最重要的筹码之一,是军统在高层眼里价值的体现,是他戴雨农的“面子”。另一方面,这种近乎绝对的依赖,让他感到一种失控的不安。

“夜莺”太重要了,重要到不能有任何闪失。重要到……几乎成了军统,乃至重庆方面判断太平洋日军战略意图的唯一可靠依据。这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

机要秘书敲门进来,送上一摞待批文件,最上面一份,是关于调整海外情报站经费预算的申请,言辞恳切,列举了种种困难。

戴笠拿起红笔,在申请报告上快速批示,动作带着烦躁。当看到其中一条关于“维持上海站特殊情报渠道‘玄鸟’年度特别开支”时,他笔尖顿了顿。玄鸟,正是“夜莺”这条线的内部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