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住处没费太大功夫。在苏州河附近一条污水横流、晾衣竹竿遮天蔽日的弄堂里,陈晓找到了他的“新家”——一个位于灶披间上方、需要爬一架吱呀作响的竹梯才能上去的阁楼。
地方小得仅容一床一桌,站直了腰就能碰到倾斜的屋顶,夏天像蒸笼,冬天估计像冰窖。唯一的“优点”是便宜,预付一周租金后,陈晓手里的经费立刻缩水一半多。
他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听着楼下灶披间里各家媳妇吵吵嚷嚷做饭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还有苏州河水隐隐传来的腥臭气,内心异常平静。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站长那点龌龊心思,反而帮他卸下了一层无形的枷锁。组织?靠山?现在看来简直是笑话。那点可怜的经费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一种侮辱性的施舍,顺便把他踢出来自生自灭。
也好。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忠贞不二的军统特务。他是陈晓,一个不小心掉进这个时代的穿越者,活下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才是首要目标。至于替国民党卖命?看心情,看价钱,最主要的是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现在,军统这条线暂时靠不住,那个单线联络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行动自由。至少,不用事事打报告,看人脸色。
当务之急是搞钱。没钱寸步难行,在这乱世更是如此。
第二天一早,他就换上了一身看起来最体面的,也就是件没怎么补丁的蓝布长衫,朝着虹口日侨区的方向走去。
越靠近日侨区,街上的气氛越发不同。巡逻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增多,太阳旗随处可见。一些日本商铺门口聚集着衣着相对光鲜的日侨,神情大多带着一种占领者的优越感。也能看到不少中国人进出其间,有的点头哈腰,有的神色匆匆,有的则是一脸麻木。
陈晓放慢脚步,像个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青年,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晃荡,耳朵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四周的信息流。
日语对话片段不断飘进耳中。
“……真是的,支那治安太差了,昨天又听到枪声。”
“没关系,海军陆战队很快会收拾他们的。”
“听说北四川路新开了一家料理店,味道很正宗……”
“三井洋行那边需要个懂中文的临时工,你去不去?”
“王桑最近生意做得很大啊,和陆军那边拉上关系了……”
王桑?陈晓心里一动。他不动声色地靠近几个正在闲聊的日本商人模样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