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粮食风波(1 / 2)

几人寻声望去,发现喧哗处是一家粮铺。

只一会的功夫,粮铺门口的人越来越多。

宋扬他们在楼上都已经听到

“上个月从四文涨到六文,现如今又从六文涨到八文。你们这些店家,怎如此黑心肠!”

这人的话,立刻得到了众人的附和,人群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这等涨法,我们百姓岂不饿死?”

又有人在

“各位街坊,这是东家的命令,我等也只能照办。”

一个粮铺的伙计站在张宽大的桌面上,高声大叫道。

他涨红的脸上满是无奈。

“这是?”

宋扬不解的看向杜景。

“这城中所有粮铺皆是七大世家的产业。他们想卖多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杜景气愤道。

“难道朝廷没有粮仓吗?”

“宋兄有所不知,咱们大宸国各州县朝廷的粮仓,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动用的。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还没有到紧急时刻,比如,各种灾害等。”

杜景给宋扬科普道。

原来如此。

宋扬这是真正体会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嚣张跋扈了。

他不再多言,心中已经给这些世家大族判了死刑。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系统正在升级中,他不能轻举妄动。

就让这些家伙再蹦跶几天吧!

少数人无奈的买了些许的粮食。

不管怎样,家中已经没有粮食了,总得要吃饭。

“今日就聊到这里,待我到了京城,定然会前去拜访。”

宋扬也没了再闲聊的兴致。

杜景给宋扬留了地址。

其实根本不需要。

在京城,有几人不知道杜海山府上的地址?

回到客栈,主仆二人回到屋中,宋扬立刻给路平布置了任务。

郸城东石楼大街。

这里是整个郸城市井味最浓的地方,也是下九流人员最聚集的地方。

在一家脚行门口,一个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的汉子,正拿着一支烟袋在吞云吐雾。

他斜倚在磨盘上,青布短褂磨得发亮,露在外头的胳膊筋肉虬结,却掩不住层层叠叠的旧疤。

他抬头猛吸一口烟,烟杆在指间颤了颤,烟灰簌簌落在沾着泥渍的布鞋上。

眼角的纹路深得像刀刻,混着汗渍与风尘,让那双眼睛看人时总带着点浑浊的倦意,仿佛把半辈子的力气都耗在了搬运货物的路上。

喉结滚动,吐出的烟圈在他满是胡茬的下巴周围散开,倒衬得那张脸,比同龄人更像被岁月碾过的老木头,沉实,却也满是裂痕。

这就是路平找到周硕时,对方的模样。

“你可是周硕?”

路平拱手问道。

“正是,这位兄弟有何贵干?”

周硕吐出烟雾看向路平。

“周壮士,我家公子有请,能否请你移驾一步”

“你家公子有请?”

周硕眉头皱了皱,将最后一口烟丝燃尽。

“你家公子是谁?还有,我只是一个脚夫,并不是什么壮士,阁下莫非认错人了?”

“等周壮士见到我家公子,自然就知道我家公子是谁。阁下莫非不敢前去?”

路平脸上露出个怪异的表情。

“自己这是被人轻视了?”

一瞬间周硕的脸涨得通红。

“只是我还有活要干。”

周硕犹豫道。

“这锭金子可够你盘下这个脚行?”

周硕瞳孔猛然放大。

“自然是够的,不过,我要去和东家说说。”

在屋后,两人找到了正在睡觉的东家。

半个时辰后,周硕已经成了这家脚行的新任东家。

“我跟你去。”

周硕一副大义凛然道。

“兄弟,不必如此!”

路平心中好笑。

在昌隆客栈,周硕见到了宋扬。

“不管找我何事,既然公子给了我三十两黄金,从现在开始,我周硕的命,就是公子的!”

他倒头便跪。

宋扬无奈的摇了摇头。

古代人做事真的极为性情使然。

“你的命就是你自己的,还有男人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师长,除此之外,绝不跪任何人。”

周硕猛的一怔。

“听闻周先生对这郸城的三教九流颇为熟识,所以想请先生过来,帮我做事,不知先生可否愿意?”

“愿意!”

话音刚落,周硕便给出了答案。

宋扬微微点头。

测谎大师竟然给出了极高的评分。

这周硕果然是性情中人。

“我给你一千两黄金,你去买下几家茶楼酒肆,找来说书先生...”

宋扬逐一将自己的心中想法一一道来。

周硕很快就明白了宋扬的意思。

很快,一份详细的名单,就出现在宋扬的案头。

原城王氏在郸城的所有产业,包括一家粮铺,两家纸行。

事实上,这些世家在大宸境内,分别经营着各自的生意。

比如原城王氏,垄断了整个宸国的纸张生意。

而博阳崔氏,垄断了书籍生意。

凉州郑氏,垄断了香水的生意。

总之,每个世家都会垄断一种生意渠道。

而每个城市,都会有这几大世家的粮铺生意。

他们利用手中的这些生意,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政权的更迭,对他们这些世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宋扬这是要首先在底层逻辑上,对这些家族,进行釜底抽薪。

等他们失去了经济基础,然后,上层建筑自然就会倒塌。

这招不可谓不狠厉。

剩下的十几日,宋扬天天在郸城的大街小巷,来回走走。

在系统升级倒计时,还有一天的时候,他将周硕喊了过来。

“明日在郸城人流最集中的西街市口,盘一家门面,我们开粮铺。”

“遵命!”

周硕毫不犹豫的拱手退下。

这样的下属,就是宋扬最喜欢的。

对于老板的命令,毫不犹豫的执行,而不去管命令的对错与否,或者说应不应该。

这就是忠心不二。

翌日。

全城所有粮铺的粮食,再次涨价到了八文一斗。

所有粮铺的门口,都挤满了气愤的郸城百姓。

也有人来到县衙门口。

让县太爷为百姓做主。

就在县太爷头疼不已时,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了县衙门口。

“这位小哥,烦请通报一声,就说有人可以帮助县令大人排忧解难。”

宋扬将一块黑色的牌子交给门子。

看着来人的穿着,绝对是大人物的派头。

门子自然不敢怠慢。

万一真的有重要的事情找他们家大人,而耽误了事情。

后果不是他可以承担的。

那人进去不久再次出来,将宋扬请了进去。

在正厅,宋扬见到了一个身材精瘦,身穿官袍的男子。

“请问公子和薛将军是什么关系?”

“生死之交!”

宋扬淡淡道。

他说的也不算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