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天机地脉道 > 第71章 地山谦六四、六五、上六爻辞

第71章 地山谦六四、六五、上六爻辞(2 / 2)

再看“劳谦之施”,这一智慧强调的是在取得成绩后,要懂得将功劳推给团队,而不是独自占有。范仲淹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不仅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展现了他“劳谦”的品德。他在推行改革、取得成效后,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皇帝的信任和团队的努力。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当别人向他祝贺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没什么,主要是运气好,而且老师教得好,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团结人心,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警惕之戒”同样是六四爻不可或缺的实践智慧。它提醒我们在保持谦逊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谦而失位”,要准确把握那个“卑而能持”的度。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走钢丝,钢丝下方是万丈深渊,他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持身体的平衡,既不能过于张扬而失去重心,也不能过于怯懦而停滞不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常常被人们视为忠诚和敬业的象征,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他在践行“警惕之戒”时的一种平衡艺术典范。他身为蜀汉的丞相,位高权重,但始终保持着对蜀汉皇室的忠诚和谦逊,同时又殚精竭虑地为国家操劳,试图在各种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然而,这种平衡的把握是何等的艰难,它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就像一个一直踮着脚尖走路的小丑,虽然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展现出独特的技艺,但时间久了,必然会感到疲惫不堪。

历史上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则更能体现出六四爻的实践智慧。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将和氏璧从秦国带回赵国,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被封为上卿,地位甚至超过了战功赫赫的廉颇。廉颇对此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出生入死,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只是凭借一张嘴皮子就爬到了自己头上,于是便处处挑衅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礼挑衅,蔺相如并没有选择针锋相对,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来谦让。这就好比两个调皮的小孩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吵得面红耳赤,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即将动手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孩突然停了下来,认真地对另一个说:“咱们别打了,为了咱们共同拥有的那些糖果,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起保护它们,而不是在这里自相残杀。”蔺相如的这种谦让,最终感动了廉颇,促成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也印证了六四爻“撝谦”的实践价值。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可能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争斗,就像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但在蔺相如的智慧和谦让下,最终却变成了一场充满正能量的正剧,为赵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瞧瞧六五爻,这一爻主要讲述的是君王之道,强调君王在治理国家时要讲究刚柔并济。爻辞说“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政智慧。它告诉我们,六五之君要能够看穿“以富聚邻”的表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只要拥有财富,就能够吸引和聚集身边的人,让他们围绕在自己身边。然而,六五之君却要懂得“不富”反而能凝聚人心的谦德真谛。这里的“不富”并非指真正的贫穷,而是一种谦逊的姿态,是君王不刻意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力,而是与邻国、与百姓同甘共苦,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这就像一个人明明家里很有钱,却从不炫耀,反而穿着朴素的衣服,和邻居们打成一片,经常说“我可没钱,大家一起玩呀,一起想办法创造更好的生活”。这种亲和力往往比金钱和权力更能凝聚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的君主,他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对船上的水手们说:“你们可别小看这看似平静的水面,它既能够承载我们的船只,让我们顺利航行,也能够在瞬间掀起惊涛骇浪,把我们的船只打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唐太宗对百姓力量的敬畏。他在位期间,既提倡节俭,反对奢华浪费,又保持着作为君王的威严和权威,这种既节俭又威严的形象,让人感觉他就像一个“双面人”,但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统治方式,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说到“武德之用”,郑庄公“勤王之师”平定共叔段之乱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郑庄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他的弟弟共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企图谋反篡位。郑庄公起初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暗中观察,等待时机。当共叔段的叛乱迹象日益明显时,郑庄公以“勤王”的名义,率领军队平定了叛乱。这就像一个大哥面对不听话的小弟,起初只是好言相劝,但小弟却屡教不改,甚至开始挑战大哥的权威,大哥忍无可忍,最终只好出手教训他,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是在维护家族的正义和秩序。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和“卫霍北伐”则是另一种“武德之用”的体现。“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它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从而使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分散和削弱,这就像是一手拿着糖果哄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安排;而“卫霍北伐”则是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北伐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势力,维护了汉朝的边疆安全,这又像是一手拿着大棒吓唬那些不听话的“捣蛋鬼”。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一柔一刚,相互配合,有效地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也展现了汉武帝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也同样需要学会平衡“柔性管理”与“目标考核”。柔性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目标考核则侧重于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日本着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理念与“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结合,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平衡。“敬天爱人”体现了柔性管理的一面,它要求企业尊重自然规律,关爱员工和社会;而“阿米巴经营”则强调通过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小的经营单元,进行独立核算和考核,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种结合就像是把温柔的春风和严厉的秋风搅和在一起,既有春风般的温暖和关怀,又有秋风般的果断和决绝,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不过,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则在“武德之用”的运用上显得有些尴尬。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实行削藩政策。朱棣对此心怀不满,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他最终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了明成祖,但他的这种行为却违背了谦卦中“谦顺”的原则。他打着帮助皇帝清除身边奸臣的旗号起兵,结果却把皇帝赶下了台,自己登上了皇位,就像一个人对朋友说要帮他打扫房间,结果却在打扫的过程中,把朋友家的家具都给拆了,还把朋友赶出了家门,自己霸占了房子。因此,他的行为引发争议也是必然的,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常常因此而褒贬不一。

最后看看上六爻,这一爻处在谦卦的最顶端,是谦德发展到极致的位置。就像一个被不断吹大的气球,当它膨胀到最大极限时,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上六爻也因此形成了“至谦反刚”的矛盾局面,即过度的谦逊反而会转化为一种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态度。王莽在篡汉之前,一直以“谦恭下士”的形象示人,他礼贤下士,生活节俭,赢得了当时很多人的好感和支持。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巨大的野心。当他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便暴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篡夺了西汉的政权,建立了新朝。他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温顺可爱,让人放松警惕,内心却凶狠残暴,一旦时机成熟,就会露出锋利的獠牙。

在现代组织管理中,也常常会出现因“过度谦让”而导致决策瘫痪的情况。比如在一个团队中,当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策时,团队成员们都互相谦让,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谁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就像一群人在一个狭窄的路口相遇,每个人都对对方说“你先请”,结果谁也不肯先走,最终导致交通堵塞,谁也无法前进。这种过度的谦让,不仅无法体现谦德的价值,反而会影响组织的效率和发展。

周武王“鸣谦”伐纣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上六爻的智慧。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时,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号,声称自己是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讨伐罪恶滔天的纣王。这就像一个人怒气冲冲地冲进别人家里,一边打砸抢烧,一边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来帮你们打扫卫生,清除家里的害虫的”。他的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心,推翻了残暴的商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但也体现了“至谦反刚”的矛盾。

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华为的冬天”的警示,时刻提醒着华为的员工要有危机意识。即使在华为取得巨大成功,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担心华为会因为骄傲自满而陷入危机。这就像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在享受着空调和冷饮带来的清凉,他却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冬天很快就要来了,我们得赶紧准备过冬的衣服和食物”。这种危机意识,体现了他对谦德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也为华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上六爻所体现的这种“至谦反刚”的矛盾,也有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那味儿了。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熹也曾经说过“过犹不及”,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过度和不足都是不可取的。他建议人们学习王阳明“事上磨炼”的实践智慧,在具体的事物中去体会和把握谦德的尺度。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得到升华,就像一个老中医给病人开药方,他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等具体情况,来调整药材的种类和剂量,只有这样,才能开出最有效的药方。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改革,也展现了一种刚柔相济的智慧。他一方面严格考核官员的政绩,整顿吏治,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措施,就像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让人眼花缭乱,在刚与柔的交替变换中,实现了改革的目标。

再看看现代启示,谦卦的六四、六五、上六三爻,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职场中,我们可以将这三爻对应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基层员工就像是六四爻,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需要学会“守正”,即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处理好与上级和同事的关系;当晋升到管理层后,就如同六五爻,需要掌握“权变”的智慧,在管理团队时做到刚柔并济,既要关心下属,又要明确目标和责任,带领团队取得良好的业绩;而对于企业领袖来说,则相当于上六爻,需要时刻警惕“过犹不及”,在保持谦逊和危机意识的同时,也要有果断决策的魄力,实现从“守正”到“权变”再到“超越”的成长路径。这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从最初在地面上辛勤地搬运食物,到逐渐成为蚁群中的领导者,再到带领整个蚁群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长为像大象一样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存在。

在国际关系中,中美竞争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这种竞争关系中,“谦而不卑”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传统,郑和下西洋的和平外交智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个人修养方面,王阳明“事上磨炼”与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修身之道,就像给自己定了个超级严格的减肥计划,不瘦成闪电就成猪。

总之啊,谦卦这三爻构成个完整的德性实践体系,六四强调“守位之谦”,六五彰显“治国之衡”,上六警示“过犹不及”。这就像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从具体情境到普遍法则层层递进,为现代人提供了处理权力关系、平衡刚柔之道的永恒智慧。就像《象传》说的“天道亏盈而益谦”,感觉就像老天爷也在玩跷跷板,只有把握谦德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君子有终”的终极价值,不然就像玩杂技没玩好,摔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