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弥勒降世(1 / 2)

禅房内陷入了彻底的寂静,唯有小火炉上茶壶发出的轻微“咕嘟”声。

林默终于明白了尘方丈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的真正意图!

他并非简单地想拉拢一个强援对抗波临寺,而是......想将他林默,推上那传说中的“弥勒转世”之位!

这已不仅仅是结盟,而是要将一个关乎佛门未来气运的、沉重无比的宿命冠冕,戴在他的头上!

了尘方丈见林默眼神变幻,知他已然明了其中深意,便不再迂回,肃然道:

“林居士,你身负无上神通,慧根深种,更难得的是心怀正念,明辨是非,今日法华大会上,你驱邪镇魔,辩析妙理,万众瞩目,信众归心......此等种种,岂是偶然?”

“贫僧与寺中诸位长老观之,皆认为居士之气象、之缘法,与经典中预言弥勒降世之征兆,颇有契合之处。”

了尘方丈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式的力量:“此非贫僧一人妄断,实乃冥冥中之指引,或许居士自己尚未察觉,但你之出现,于这末法时代,便如同暗夜中的明灯,注定要肩负起引领正法之重任!”

“方丈之意,林某明白了。”林默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只是,这弥勒转世之说,关乎重大,更是佛门千古预言,林某一介俗人,所学庞杂,并非佛门功夫,恐难承此重任。”

了尘方丈对林默的婉拒似乎早有预料,他脸上不见丝毫愠色,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轻轻拨动了一下手边的念珠,缓声道:

“居士过谦了,出身与所学,从来并非界定佛缘之枷锁。居士可知我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典故?”

林默目光微动,点了点头。六祖慧能的故事,即便在世俗中也广为流传,他自然知晓。

了尘方丈见他知晓,便继续道:

“慧能祖师本是岭南一介樵夫,未曾识字,更未系统修习佛法,然其于市集闻人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顿生慧解,心有所悟。后至黄梅拜谒五祖弘忍,虽被安置于碓房舂米,干着最粗重的活计,却因其超凡的悟性与根器,得五祖密传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目光灼灼地看向林默:“慧能祖师不曾识字,却通晓无上佛法,以其顿悟之智,开创南宗,光耀禅门,这足以证明,佛性本自具足,岂在识字与否?正法真谛,又何拘于外在形式?”

了尘方丈以此典故,巧妙地回应了林默“所学并非佛法”的推脱,暗指林默与慧能相似,虽非佛门正统出身,却拥有超越常人的悟性与能力,这正是承继大任的资质。

“居士身负之神异手段,在贫僧看来,与佛法神通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心性修为之外显。居士今日于法华会上之言行,已然彰显其心正念纯,此乃根本。至于名相、师承,反是末节了。”

了尘方丈言辞恳切,试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林默静静听完,心中了然。

了尘方丈确实是诚意相邀,并且为他铺就了一条看似光芒万丈的道路——成为佛门共尊的“弥勒转世”,汇聚无上气运与资源。

然而,林默之道,在于追求个体超脱,自在逍遥。

一旦接下这“弥勒转世”的名头,固然能获得巨大助力,但也必将被卷入佛门内部的纷争、外部的觊觎以及那沉重的宿命与责任之中。

这与他本性相悖。

而且,这个世界上有修行者,有修士,《阳神天书》更是指出三条成仙之路。

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真的只是传说?

万一,哪天那位弥勒佛真的降世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