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 第467章 降维打击!用“熵理论”给整个市委常委洗脑!

第467章 降维打击!用“熵理论”给整个市委常委洗脑!(2 / 2)

“在我看来,乱在其历史经纬交错,因果线过于混乱!”

“整个清河县的官场生态,乃至社会生态,都陷入了一种不可逆的……”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地点了一下。

“高熵状态!”

熵?

什么熵?

在场的一众常委,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文科出身,或者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上来的实干派。

这个只在高中物理课本上出现过的词,对他们来说,比甲骨文还要陌生。

孙连(装)城(逼)演讲,正式开始。

“熵,是衡量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值越高,系统越混乱,越无序。”

“清河县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高熵系统。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新仇旧怨层层叠加,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复杂的历史信息,在这个混乱的系统里,进行着无序的布朗运动。”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众人的耳朵里。

虽然,他们一个字都听不懂。

“这个时候,”孙连城话锋一转,“如果我们派一个经验丰富的‘猛将’去,会怎么样?”

“这位猛将,他本身,也是一个‘高熵体’!他有着自己复杂的履历,有着自己的人脉圈子,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他进入清河县这个高熵系统,非但不能降低系统的混乱度,反而会因为信息碰撞,产生更剧烈的反应!”

“这,就是以‘高熵’对‘高熵’!”

“最终的结果,只会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混乱,直至彻底崩溃!”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

常委们虽然还是听不懂,但他们从孙连城的语气里,听出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科学的,严谨的……感觉。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高建的眼睛,已经开始发亮了。

熵?系统?信息碰撞?

这不就是他一直想搞,但又搞不明白的“大数据执政”、“智慧城市”的底层逻辑吗?

原来孙书记,早已经把这些现代管理学的精髓,融会贯通到了这种地步!

用物理学理论,来解释官场生态!

高!

实在是太高了!

叶重也皱着眉,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也不懂什么“熵”,但他听懂了孙连城的潜台词。

强龙不压地头蛇。

派个强势的干部下去,容易引起反弹,陷入泥潭。

嗯,这个道理,是说得通的。

看着众人那副“不明觉厉”的表情,孙连城心中冷笑。

铺垫,已经足够了。

现在,该请出他为这个世界,精心挑选的“天选之子”了。

“所以,要解决清河县的问题,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高熵体’,而是一个……”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叶重和高建的脸上。

“完美的,‘低熵体’!”

“这个人的信息结构,必须足够简单。他的社会关系,必须足够纯粹。他的个人欲望,必须足够稀薄。”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被清河县那个复杂的因果之网所束缚,才能像一滴清水,滴入浑浊的池塘,从核心处,引发整个系统的嬗变。”

“而刘光明同志,”孙连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常年与历史档案为伴,十三年如一日,远离人事纷争,不问功名利禄。他的心思,单纯如一张白纸!他的个人信息熵,无限趋近于零!”

“他,就是那个最完美的‘低熵体’!”

轰!

高建的脑子,彻底炸了。

低熵体!

原来如此!

孙书记挑选刘光明,不是因为他的无能,而是因为他的“纯净”!

这是在用一种全新的维度,一种超越了常规“德能勤绩廉”的,更高的维度,在考察干部!

这是何等超前的用人思想!

“只有派他这样的‘低熵体’去,”孙连城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才能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不对系统本身进行破坏,而是从最基础的‘信息层面’,对清河县那个混乱的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

他停顿了一下,缓缓吐出了那四个,让所有人都感到灵魂为之震颤的字眼。

“降维打击!”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降维打击!

这四个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但光是听着,就感觉一股来自更高文明的,碾压性的力量,扑面而来。

用一个档案科员,去对一个混乱的县,进行“降维打击”?

这……

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范畴了。

这是神学。

不,比神学还玄。

这是科学的神学!

孙连城看着众人被彻底震慑住的表情,满意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陈词。

“各位,清河县现在缺的,不是一个能冲锋陷阵的‘将才’,那只会让局面更乱。”

“它缺的,是一个能于故纸堆中寻真迹、于蛛丝马迹中勘破历史迷雾的‘勘误者’!”

“刘光明同志,在档案局坐了十三年的冷板凳。他看的,是北莞市上百年的历史变迁;他想的,是无数人和事在时间长河里的因果沉浮。他的心,早就静了,也早就透了。”

“只有他,才能看穿清河县的症结所在。只有他,才能完成这次‘勘误’。”

“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落下。

全场,再无半点质疑之声。

所有人都被孙连城这套融合了物理学、信息论、历史观和玄学的“甩锅话术”,给彻底砸懵了。

他们听不懂。

但他们大受震撼。

叶重缓缓地,点了点头。他从这番话里,听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听出了“以静制动”的政治智慧。

高建更是激动地,差点当场起立鼓掌。他从这番话里,听出了“数据化治理”、“精准施策”的最高境界。

至于其他人……

他们只觉得,孙书记的境界,已经超凡脱俗,抵达了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他说的,一定是对的。

“我同意连城同志的提议。”叶重第一个表态。

“我附议!”高建紧随其后。

“同意。”

“同意。”

……

全票通过。

孙连城的脸上,古井无波。

他的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

成了!

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甩锅”,取得了史诗级的,圆满的成功!

任命文件,以最快的速度,草拟、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