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对啊!
妙啊!
这不就是孙书记您自己最擅长的“战略欺骗”吗?
当初在医院,您不就是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无害的“哲学家”,才最终麻痹了敌人,将那个间谍网络一网打尽的吗?
现在,您这是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清河县去啊!
高明!
实在是太高明了!
“孙书记,您的意思是……我们要从咱们市里,选一个这样的人,派过去?”高建试探着问道。
“对。”孙连城点头,“而且,这个人,必须由我来亲自挑选。”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高建想都没想,立刻答应下来,“我马上让组织部,把咱们市所有处级以下干部的档案,都给您送过来!”
“不用。”孙连-城摇了摇手,“动静太大了。”
“你只要,把市直机关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册,给我拿一份就行了。”
“越全越好。”
高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只要名册,但对于孙书记的指示,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无条件执行。
“好!我马上去办!”
……
半个小时后。
一份厚厚的,包含了北莞市所有市直机关单位在编人员的电子名册,被送到了孙连城的电脑上。
高建和叶重,识趣地退了出去,还贴心地帮他关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孙连城一个人。
他端起茶杯,悠闲地喝了一口。
很好。
计划的第一步,完美达成。
现在,是时候,寻找那个能承载他躺平梦想的,完美的“接锅侠”了。
他打开了那份名册。
密密麻麻的名字,像蚂蚁一样,在屏幕上滚动。
孙连城点燃一支烟,开始了自己的“选妃”大业。
脑海中,他为这位“天选之子”,设定了几个硬性标准。
第一,职位必须低。最好是科员,不能再高了。职位越低,越没有存在感,越符合“白纸”的设定。
第二,单位必须边缘。什么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这种地方,是人才的摇篮。
第三,履历必须干净。干净到……乏善可陈。最好是从毕业进单位,十几年待在同一个岗位上,没动过地方。
第四,最好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被当成“软柿子”。
孙连城按照这几个标准,在名册里,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
一个个名字,被他划掉。
市府办的?不行,太核心,都是人精。
发改委的?不行,太强势,野心都写在脸上。
财政局的?不行,跟钱打交道的人,心眼比筛子还多。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孙连城的目光,在屏幕上快速扫过。
突然。
他的手指,停了下来。
一个名字,跳入了他的眼帘。
【刘光明。】
【单位:市档案局,资料科。】
【职务:科员。】
【年龄:35岁。】
【备注:……】
备注那一栏,是空的。
孙连城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他点开了刘光明的详细资料。
一张一寸的证件照,弹了出来。
照片上的男人,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头发有些稀疏,神情拘谨,眼神甚至有些……躲闪。
一看,就是那种在单位里,从来不敢大声说话的老实人。
孙连城接着往下看他的履历。
北莞大学,历史系毕业。
毕业后,通过考录,进入市档案局。
在资料科,一待,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里,他唯一的“功绩”,就是参与编纂了三本《北莞市地方志补遗》。
除此之外,一片空白。
没有获得过任何表彰。
没有参加过任何重大的项目。
甚至连一篇像样的论文,都没有发表过。
他就像一个透明人,安安静静地,待在那个堆满了故纸堆的角落里,一待就是十三年。
完美!
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接锅侠”!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兴奋地颤抖。
这个刘光明,简直是为他的“甩锅”大计,量身打造的!
毫无经验。
毫无背景。
性格懦弱。
看起来,绝对无法胜任清河县那种复杂的工作。
把他推上去,用不了三个月,他要么自己哭着跑回来,要么就会把清河县的局面,搞得更烂。
到时候,省里追究起来,只会认为他孙连城“看走了眼”、“用人不明”。
经过这一次失败,以后再有这种烫手的山芋,上级领导绝对不会再相信他的“推荐”了!
一劳永逸!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孙连城看着电脑屏幕上,刘光明那张老实巴交的脸,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彻底摆脱所有责任,悠闲地躺在漠河的星空下,吃着烤串,喝着啤酒的美好未来。
他掐灭了烟头。
站起身,走到了窗边。
他要开始,为自己的“甩锅宗师”首秀,组织语言了。
他要用一套最玄学,最高深的话术,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档案科员,推上清河县那个万众瞩目的“火山口”。
孙连城望着窗外,脸上,缓缓浮现出一个,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高深莫测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