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中了魇镇(2 / 2)

在清朝的对外战争中,满洲八旗多次击败了强大的敌人。例如,在与准噶尔部的长期战争中,满洲八旗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最终成功地平定了准噶尔部,巩固了清朝在西北地区的统治。

此外,满洲八旗在清朝的国内平叛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迅速镇压了各地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总之,满洲八旗作为清王朝的起家班底,在开疆拓土、征伐四方的无数战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762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缅甸木邦土司与贡榜王朝的大军勾结在一起,他们率领着超过两千人的庞大军队,悍然越过国境线,侵入了中国孟定和耿马这两个内地土司所管辖的区域。

然而,当时的清王朝正深陷于平定准噶尔之乱的泥潭之中,根本无暇顾及南方边境的战事。面对缅甸的入侵,清王朝只能暂时采取守势,无法及时组织有效的反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终于成功地平定了准噶尔之乱,他得以腾出精力来应对云南边境的危机。于是,乾隆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这场清缅战争,决心要给缅甸一个狠狠的教训,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尊严。

在第一次清缅战争中,乾隆皇帝任命云贵总督刘藻为统帅,负责指挥清军作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以清军的惨败告终。

原来,缅王的巫师暗中施展了一种神秘的魇镇之术。他们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刘藻的毛发和贴身之物,并将其作为施法的媒介。通过这种诡异的法术,巫师成功地影响了刘藻的意识,使其在指挥战斗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刘藻原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但在被魇镇之后,他的思维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战场上,他的命令往往自相矛盾,让清军士兵们无所适从。而且,他对敌军的行动也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轻易地中了缅军设下的埋伏。

由于刘藻的指挥失误,清军陷入了被动局面,遭受了缅军的猛烈攻击。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清军士兵们伤亡惨重,损失巨大。最终,清军不得不狼狈地撤退,第一次清缅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缅王的巫师遮放,乃是缅甸魇镇之术的开山鼻祖,其技艺已臻化境。只需取得魇镇之人的贴身之物,他便能轻易施展这门邪术,且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被魇镇之人通常会在一夜之间性情大变,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变得浑浑噩噩、神志不清。

这些受害者往往在第二天就会遭遇各种不幸,有的会突然遭遇意外事故而惨死,有的则因无法承受折磨而选择自我了断。许多不听从缅王号令的大臣、武将以及地方豪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遮放魇镇之术的牺牲品,而这一切都发生得极为隐秘,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后来缅王的内心越发地忐忑不安,因为遮放所使用的魇镇之术实在是太过恐怖了。这种法术能够在无声无息之间对人产生影响,如果有人被收买并对自己施展这种法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统治者一旦心生疑虑,往往会采取最为直接的方法来消除隐患,而对于缅王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除掉遮放。遮放自然也察觉到了缅王对他的顾忌,毕竟“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屡见不鲜。

为了自保,遮放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命令自己的大徒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那些与他长相相似的人。经过一番努力,大徒弟终于找到了几个符合条件的人。遮放将这些人单独圈养起来,并与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这些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巨额的财富。

然而,要想真正替代遮放,仅仅长得像还远远不够。这些人还需要模仿遮放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他的动作、神态和说话的腔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其中有两个人的模仿最为逼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遮放,这个名字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但在某些特定的圈子里,他却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他以冷酷无情、杀人如麻而闻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遮放虽然杀了很多人,但他并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他所杀之人,无一不是奉王上之命行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有过八个与他相貌相似的人,这些人都成为了他执行任务时的替身。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八个人中,有两个人被遮放留在了自己的府邸里,而其余的人则都被他放走了,并且还给了他们一大笔钱财。这样的举动,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要知道,遮放所做的事情可是要欺骗王上啊!他竟然能放这些人一条生路,这足以证明他并非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或许,遮放内心深处也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底线。尽管他的工作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但他依然能够在某些时候展现出人性的一面。这种仁义之举,虽然在他的行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有了替身,遮放渐渐的开始不参与政事,一门心思的计划自己和家人怎么脱身,经过了两年的谋划,遮放陆陆续续的让自己的家人和徒弟们假死,然后离开王都,在如今的柬埔寨和缅甸交界处的山区,在那里给自己家人和徒弟们物色了一个避难的宝地。最后遮放也出了王都,最后只留下那个最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