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内,一片狼藉,显然严白虎逃走前试图破坏。孙策大步走入正堂,毫不客气地在那张属于郡守的坐榻上坐下。甲胄与木质家具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很快,以顾雍为首的几位吴郡名士,被“请”到了府中。他们衣冠整齐,但面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不安和审视。严白虎在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如今来了个更凶猛的“小霸王”,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孙策没有摆出胜利者的高傲,他站起身,对着几位长者拱了拱手:“诸位先生请坐。策,奉朝廷之命,讨伐不臣,今克复吴县,非为私利,实欲安此一方水土。严白虎暴虐,百姓受苦已久,策虽不才,愿与诸位共扶社稷,保境安民。”
他语气诚恳,态度也算谦逊,更重要的是,入城后的安民举措已然传出,让顾雍等人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顾雍代表众人回礼,言辞谨慎:“孙将军神武,克复郡治,实乃吴郡百姓之幸。只是……如今郡内山越未平,严白虎余孽遁入山林,恐生后患。且郡县政务荒废已久,百废待兴,不知将军有何方略?”
孙策看了一眼周瑜,周瑜会意,上前一步,从容开口:“顾公所虑极是。山越之患,疥癣之疾也。我军当以抚为主,剿为辅,分化拉拢,使其渐次归化。严白虎残部,不过丧家之犬,遣将追剿,不难平定。当务之急,乃是恢复秩序,劝课农桑,整饬吏治。孙将军求贤若渴,尤需诸位乡贤鼎力相助,共保桑梓。”
周瑜的话,条理清晰,既展现了武力自信,又表达了合作意愿,更点明了“保桑梓”这个共同利益点。顾雍等人交换了眼色,神色缓和了许多。
接下来的谈话,开始涉及具体的郡务,如清点户籍、安排春耕、选用官吏等。孙策大多时候听着,关键时刻才发言表态,将具体事务交由周瑜和陆续赶来的张昭等人与士族代表商讨。他显示出足够的尊重,也牢牢掌握着最终决策权。
初步的安抚工作持续到黄昏。送走顾雍等人后,孙策才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征战杀伐他无所畏惧,但这等政事交涉,着实耗费心神。
“伯符,做得很好。”周瑜递过一杯温水,“吴郡士族初步稳住,接下来便是尽快平定各县,将郡内彻底消化。”
孙策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眼中重新燃起斗志:“我知道。严白虎虽逃,不过是丧家之犬,让蒋钦、周泰他们去追便是。我们的脚步不能停。”他走到堂外,看着逐渐被暮色笼罩的吴县,“丹阳已定,吴郡在手,接下来便是会稽、豫章……”
正说着,一名亲信将领快步走来,递上一封密报:“主公,寿春方面有消息传来。”
孙策展开绢帛,快速浏览,眉头先是微蹙,随即嘴角露出一丝冷峭的笑意。他将密报递给周瑜:“公瑾,你看。袁公路……怕是快要按捺不住了。”
周瑜看完,将绢帛在灯烛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僭越之举日益昭彰,已是司马昭之心。他若真行那倒行逆施之事,便是自取灭亡。”
孙策目光投向东南方向,那是广袤的江东大地,也是他雄心所向。“所以,我们要更快。在他彻底发疯之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既能自保,亦能……”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光芒已说明一切。
夜色渐浓,吴县城内恢复了短暂的宁静,但太守府中的灯火,却亮至深夜。新的征服者,正在规划着这片土地的未来,而远方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