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诸将见状,再无犹豫,纷纷跟着单膝跪地,齐声道:“愿追随将军!归附吕将军!”
贾诩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上前一步,双手扶起张绣:“少将军深明大义,必不负今日之约!请起,诸位将军请起!”
他当即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帛书,上面盖着吕布的印信:“此乃我家主公手令,调拨粮草五千斛,伤药若干,即刻从河东起运。另有制式皮甲五百副,长矛一千柄,三日内送达,以解将军燃眉之急!”
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面前,终于让原本还有些不安的将领们彻底安心了些,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粮食!武器!终于不用饿死冻死了!
贾诩继续道:“我军将领徐荣,不日将率一部抵达潼关协防,并带来主公进一步的指令。在此期间,潼关一切防务,仍由张将军主持。望将军整肃军备,安抚士卒,谨防李郭狗急跳墙,发兵来攻。”
张绣重重抱拳:“绣,明白!必不负所托!”
事情议定,贾诩不再停留,婉拒了张绣设宴的提议,只带着随从,再次跨上战马,在潼关守军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离开了这座刚刚易主的雄关,向东疾驰而去,他需要尽快向吕布详细复命。
数日后,河东承诺的粮草军械如期运抵潼关。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和崭新的兵甲,潼关守军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士气肉眼可见地回升。
又过了几日,徐荣率领三千精锐步卒抵达关下。张绣亲自出关相迎。徐荣态度不卑不亢,严格按照贾诩的吩咐,言明自己是来协防听调,并将吕布的嘉奖令和一批酒肉犒军物资交给张绣。
张绣安排徐荣部驻扎在关内预先划出的区域,并未打乱原有编制。两人一同巡视关防,商议布防细节。表面上,一切和谐。
是夜,张绣独自一人登上潼关城墙。寒风凛冽,吹动他早已换下的孝服。关外是漆黑的未知和血海深仇,关内是刚刚得到的喘息之机和看似可靠的强大盟友。
他握紧了冰冷的垛墙,眺望长安方向。那里有他必须手刃的仇人。
“叔父…”他低声自语,声音融在风里,“再等等…侄儿一定…一定用李傕、郭汜的人头,祭奠您!”
他转过身,看向关内连绵的营火和远处徐荣部井然有序的营地。
眼下,他需要这座关,需要吕布的粮草,需要时间舔舐伤口,积蓄力量。
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一个与狼共舞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