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洛阳的远谋(2 / 2)

如何与孙策建立联系?直接遣使?风险太大。袁术横亘其间,猜忌心重。孙策自身亦处困境,多疑且敏感。此时贸然接触,极易弄巧成拙。

需要一条更隐秘、更间接的渠道。一个能在江东说得上话,又暂时未被各方势力重点关注的人物。一个……可以作为未来投资和情报支点的桥梁。

记忆的深处,另一个名字浮了上来——乔公。庐江皖县乔公。并非因其在史册中留下多少经天纬地的事迹,而是因其两个女儿那过于着名的未来……以及,与孙策周瑜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人家财富足,声望颇高,且地处庐江,正处在风暴边缘。结交他,以“利”相诱,最为自然,也最不引人怀疑。

玉盐。这洁白如雪、利润惊人的东西,不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吗?以北方巨贾身份,寻求江南代理,开辟盐路,合情合理。谁能拒绝这样的利益?

思路瞬间贯通。从孙策的困境,到未来的江东格局,再到刘表的软肋,最后落于皖县乔家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节点上。所有的思考,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吕布盯着远方发了片刻呆,手指在木栏上敲击了十几下。

那稳定的敲击声戛然而止。

吕布猛地转过身,动作带起一阵微风。脸上的所有出神和飘远都已消失,只剩下冷硬果决的下令状态。

“传令,”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传入那名静候的亲兵耳中,“立刻派人,把书信以最快速度送往河内,令李肃,立刻从他手下挑选两个最机灵、最熟悉南方水路、口风最紧的人去。要快,不得延误!”

亲兵浑身一凛,虽然完全不明所以,但从将军瞬间变化的气势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事情的紧急和重要。他毫不迟疑,抱拳躬身:“诺!”

应声未落,亲兵已迅速转身,几乎是冲下了咯吱作响的木梯,脚步声迅速远去。

吕布重新转向栏杆外。夕阳正迅速沉入远山的轮廓之后,将天边染上一片壮烈而苍凉的橘红。脚下的营地开始点起星星点点的火光,炊烟更浓,人声却渐渐低了下去,一种疲乏的宁静开始笼罩四野。

他就这样站着,如同一尊融入暮色的雕像,望着这片正在他手中艰难复苏的土地,也望着那条刚刚在他谋算中悄然延伸向南方的、无形的线。

风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