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关。”玄机子点头,“石竹子长得越茂密、越健壮,说明周围的金元素含量越高,金矿的储量也越大。东荒山的石竹子从山谷一直延伸到溪流下游,生长得极为茂盛,说明这处的金矿脉不仅规模大,而且埋藏浅,很容易开采。”
他又补充道:“历史上,很多矿工就是靠石竹子这类伴生花找矿。比如前朝的秦岭金矿,最初就是矿工发现山间的石竹子长得异常茂盛,才顺藤摸瓜找到大型金矿脉的。只是这方法知道的人不多,而且石竹子本身有药用价值,很多人只把它当普通草药,忽略了它的指示作用。”
叶青云心中震撼,没想到自己无意间发现的石竹子,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他看着标本,又想起东荒山的溪流,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师父,大夏律例规定,黄金矿脉属于国家,私人不得开采,若是咱们直接开采,定会引来朝廷的追查,这可怎么办?”
“所以,咱们得用些‘障眼法’。”玄机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之前不是想在东荒山建道观吗?正好可以用道观作为掩盖,表面上是修建道观、供奉神明,暗地里却在道观内部挖掘井巷,开采金矿。这样一来,既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又能悄悄把黄金开采出来。”
叶青云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道观该怎么设计?井巷的入口和内部结构该如何安排?”
玄机子拿出一张空白的宣纸,研好墨,拿起毛笔开始绘制图纸。“咱们就建一座三进的道观,前两进按照正常道观的布局来——前院设山门、钟楼、鼓楼,中院设大殿、配殿,供奉三清神像,让道士(内卫假扮)日常诵经、做法事,营造出正常道观的氛围。关键在第三进院子,咱们把第三进院子设为‘静修院’,对外宣称是道士修行的地方,不许外人进入,井巷的入口就设在静修院的厢房里。”
他一边画,一边详细讲解:“从厢房的地下,挖掘一条垂直井,深度约二十丈,到达砂金矿层。然后从垂直井向两侧挖掘水平巷道,沿着溪流的方向延伸,这样就能开采溪流附近的砂金矿。巷道内部要做好支撑,用圆木搭建支架,防止坍塌;还要设计通风系统,用烟囱伪装成道观的香炉,将新鲜空气引入巷道;运输方面,在巷道内铺设暗轨,用小推车将矿石运到垂直井,再通过绞盘将矿石提升到地面,存入厢房的地下仓库。”
叶青云凑在一旁,看着图纸上的布局,越看越觉得巧妙。“那民工的安排呢?耶律娟带来的民工,总不能让他们知道开采金矿的事。”
“就说让他们修建道观和整理山地。”玄机子笑着说,“让民工负责修建前两进院子和山门,整理山脚下的土地,种植些树木花草,掩盖第三进院子的施工。真正挖掘井巷和开采矿石的,让段有鹏带来的内卫负责,内卫们身手好、嘴严,不会泄露秘密。等矿石开采出来后,再用马车将矿石运到吴家堡,找个隐蔽的地方提炼黄金,融入铁矿或煤矿的运输中,神不知鬼不觉。”
师徒二人对着图纸,又仔细商议了细节:比如垂直井的位置要避开溪流,防止渗水;水平巷道的坡度要平缓,方便运输;地下仓库要做好防潮处理,防止矿石受潮;道观的香炉要设计得足够大,既能通风,又不会引起怀疑。
不知不觉,烛火已燃到了尽头,窗外的天色泛起了鱼肚白。玄机子放下毛笔,伸了个懒腰:“差不多就这样了,剩下的细节,让段有鹏和耶律娟去完善就行。”
叶青云看着图纸,心中满是激动。他没想到,东荒山不仅能建学校、护民生,还能成为重要的黄金来源——有了这些黄金,就能购买更多的粮食、武器,支持学校的建设,帮助更多的百姓,离自己“让天下孩子有书读”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小白狐这时醒了过来,揉了揉眼睛,跳到叶青云的怀里,发出“呜呜”的轻叫。叶青云抱着小白狐,走到床边,心中的疲惫渐渐袭来。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回放着和玄机子商议的细节,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有师父在,真好。”叶青云轻声呢喃,抱着小白狐,渐渐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看到东荒山的道观拔地而起,香火旺盛;井下的内卫们有条不紊地开采矿石,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出;吴家堡的学校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四方;青龙城、白马城的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没有战乱和疾苦。
窗外的晨光越来越亮,照进房间,温暖而充满希望。叶青云知道,这些梦想,终会在自己和身边人的努力下,一点点变成现实。而东荒山的石竹子,这不起眼的“金影花”,将会成为实现这些梦想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