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了赵家之后,整个北洋官场和商界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中。
说是人人自危也不为过,大家都在猜测这位手段通天的杨长生接下来会如何。
毕竟,赵家的倒台太过迅速和彻底,足以证明他不光是拥有颠覆任何传统势力的能力,更能狠得下心。
就连白雄起也不例外。
他在总统府的书房里,对着心腹幕僚们反复推演,甚至已经暗中拟定了一份需要清理的名单。
准备到时候配合杨长生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扫除,把北洋的沉疴痼疾一并清除。
也为自己的执政铺平道路。在他看来,这是巩固权力、建立新秩序的绝佳时机。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雷霆手段之后,等来的不是狂风暴雨,而是云开雾散的平静。
杨长生不但没有继续扩大打击面,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主动开放了部分原本由他掌控的核心资源与商业渠道,允许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商家参与其中,共同经营。
这其中涉及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多个关键领域,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鸡,是实打实的巨大利益。
一时间,舆论哗然。
惊讶过后,复杂的情绪开始涌动。
那些原本对杨长生畏惧疏远、甚至暗中诋毁的各方势力,态度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从前的煞星、独裁者的形象,迅速被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和真正为国为民的光环所取代。
折服与尊敬,开始取代恐惧成为主流声音。
要知道在这之前,市面上不乏为四大家族鸣冤的论调。
尤其在一些旧派文人或与四大家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群中流传。
他们口口声声的说杨长生打击四大家族,不是因为其罪大恶极。
而是因为这四家死死把持着货币发行和商业渠道等金融命脉。
挡住了杨长生一家独大、彻底掌控北洋经济的路。
他们把杨长生描绘成觊觎最高权力的野心家。
而四大家族则被塑造成抵抗独裁的勇士。
这种论调混淆视听,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真对四大家族生出了一丝可笑的同情。
杨长生这一手利益共享的策略,如同一声响亮的耳光,彻底抽懵了发出这种荒谬言论的人。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杨长生根本不屑于去打击。
他也不需要去垄断所有的生意。
他追求的,从来不是个人或小集团财富的无限膨胀。
他是要为一个积贫积弱、内部蛀虫横行的北洋刮骨疗毒。
重塑一个健康、有活力、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
而不是让少数寄生虫家族趴在国家和民众身上肆意吸血。
紧接着,想要对杨长生示好的人开始发力。
将四大家族多年来欺行霸市、巧取豪夺、草菅人命的累累罪行,桩桩件件,详实地公之于众。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民众的愤怒被点燃了。
仇富心理与对真相的震撼交织在一起。
四大家族中除盛家稍好外,宋、孔、赵三家皆是恶行累累,天怒人怨。
自然,舆论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杨长生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