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组合拳,可谓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
然而,结果却让华盛顿的政客和商人们有些意外。
荷兰人面对印尼的肥肉被抢,确实心急如焚。
他们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军事这一块,远东殖民军队不堪一击。
本土又远在欧洲,手上也没有足够的远航舰队。
看到美国愿意出兵帮忙,虽然知道代价必然巨大,但权衡之下,似乎这是最快挽回损失的办法。
经过一番紧张的内部磋商和海牙与华盛顿之间的密切往来。
荷兰这边最终艰难地、带着一丝屈辱和无奈,初步接受了美国的“代理”方案。
开始就军火采购和“联合行动”的具体条款进行谈判。
但高卢雄鸡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巴黎的爱丽舍宫和凯道塞里,弥漫着一种更加复杂和憋屈的情绪。
是的,越南被抢,法兰西的荣誉遭受重创,殖民利益损失惨重。
国内民众群情激愤,报纸上充斥着对日本“矮脚猴”的咒骂。
然而,另一种情绪同样强烈,甚至更占上风——那就是对战争的深深恐惧和厌恶!
刚刚结束的一战,法兰西流干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血。
北部国土被打成一片废墟,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
此刻,要让骄傲的高卢雄鸡为了一个遥远的殖民地,再次将他们的儿子送上战场?
几乎没有政治家敢冒这个政治风险。
总理和将军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派不出,也国内也不会支持他们派出一支足以远征远东、与困兽犹斗的日军死磕的大军。
因此,当美国大使带着那套“慷慨”的方案上门时,法国外交部长虽然表面上表示感激,但心底却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他清楚地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
让美国人插手远东事务,无异于引狼入室!
今天他们帮你打日本人,明天那东南亚的利益,还能有法兰西的份吗?
恐怕到时候,赶走了豺狼,又来了饿虎!
更重要的是,法兰西高层内部,另一条思路正在悄然形成。
“美利坚人贪婪而虚伪,他们的帮助代价高昂且后患无穷。”
一位资深外交顾问在绝密会议上指出,“但是,先生们,请不要忘记,在远东,还有另一股力量……一股或许能帮助我们,且代价和风险可能相对可控的力量。”
他的手指,缓缓点在了地图上——神州,北平。
“北洋政府的总统白雄起,他本身或许不足为虑。
但是,诸位还记得魔都黄浦江上的那支舰队是如何消失的吗?
还记得我们在藏边,那些‘圣约翰裁判所’的精英是如何栽跟头的吗?
还记得我们被迫付出的……那些惨重代价吗?”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所有人的脑海中都浮现出那个如同魔神般的身影——杨长生。
“杨长生……”有人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
“他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而且,他似乎……特别针对英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