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靠剧情角色开发万界副本 > 第264章 背井离乡的大脑们

第264章 背井离乡的大脑们(1 / 2)

施耐德正是这次队伍的核心人物,这些人多是被他劝说而来的。

站在船头的他又想到了当时的画面。

作为魏玛共和国乃至整个欧洲内燃机与精密机械领域的泰山北斗。

施耐德教授的书架上摆满了象征荣誉的证书和奖章。

书房里弥漫着旧书、雪茄和精密润滑油混合的独特气味,这是他一生的缩影。

即便在马克暴跌如废纸、面包价格一日数涨、失业工人挤满街头的至暗时刻。

施耐德凭借其在克虏伯、西门子等工业巨头中无可替代的顾问身份以及几项关键专利的授权费,依然能维持着体面的生活。

只是,想要确保他心爱的实验室不至于完全停摆却有些捉襟见肘。

科学,是他对抗这个疯狂世界的堡垒,如今却有些扛不住了。

就在他想着自己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要不要答应来自漂亮国的招揽的时候有人找上了他。

共和国经济部的副部长冯·克莱斯特博士亲自登门时,施耐德知道,避风港的宁静被打破了。

“教授。”

冯·克莱斯特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恳切,他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施耐德面前。

上面盖着共和国最高级别的鹰徽印章,“祖国……需要您做出牺牲,一次伟大的牺牲。”

文件详细描述了一个远在东方的名字。

杨长生。

一个在情报部门评估中,掌握着惊人财富、庞大物资网络。尤其是粮食和优质种子。

并且在古老中国北方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神秘商人。

他提出了一项宏大的计划,在北平建立一所前所未有的、融合西方最前沿科技与工程教育的现代化理工学院。

而他需要的,是真正顶尖的“大脑”,是能奠定这所学院基石的世界级学者。

“条件很优厚,教授,远超您现在的收入。”

冯·克莱斯特指着文件中的条款。

“独立的实验室,世界一流的设备预算,无上限的研究经费……杨先生承诺,只要成果,不计投入。”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沉重。

“但祖国需要的,不仅仅是您去教书育人。

我们需要粮食,教授!

需要能让农民播种下去就能活下去的良种!需要硬通货购买救命的药品和燃料!

杨先生掌握着通往黑海粮仓的秘密渠道,他手中有比北美试验田的高产小麦和玉米种子更好的种子。

更重要的是,他愿意给我们,这才是能解决我们饥荒的关键!

我们需要您……成为桥梁,成为祖国的代言人。

用您的声望,用您在那所学院的影响力,为我们争取……更多的份额,更优惠的价格,更及时的运输!”

冯·克莱斯特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直视着施耐德:“这不是交易,教授。这是……国家存续的恳求。

您知道,凡尔赛的绞索勒得我们喘不过气,鲁尔的工厂被法国人占领,饥饿和绝望正在滋生新的魔鬼。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喘息!

杨先生的援助,可能是……唯一的希望。”

他的话语里没有政治家的煽动,只有一位爱国者最深的忧虑和近乎卑微的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