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仰望星空的种子(1 / 2)

岁月如犁,在张垚年少的容颜上悄然耕过,留下了青春挺拔的轮廓。那个曾经抱着计算器不撒手、痴迷于数字的男孩,如今已是铁柱中学一名出色的高中生。他的成绩单,尤其是数理化科目,永远保持着令人瞩目的优异,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在他眼中仿佛是具有美感的乐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拓宽,张垚的兴趣,似乎不再仅仅满足于计算集团养殖场的投入产出比,或者分析某个商业项目的财务数据。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更抽象,也更具挑战性的领域。

变化悄然发生。他房间的书架上,除了经济管理类的书籍,开始出现《时间简史》、《物种起源》、《可怕的对称》等科普巨着,以及一些前沿的物理学、生物学期刊的编译本。他做完了功课,不再总是捧着计算器,而是常常对着夜空发呆,或者在网上搜索诸如“量子纠缠”、“基因编辑”、“暗物质”一类让张铁柱和王翠花听得云里雾里的名词。

一天晚饭后,张垚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回房间学习,而是有些郑重地坐到张铁柱和王翠花面前。少年清秀的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紧张,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

“爸,妈,”他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我……我想好了我以后要做什么。”

张铁柱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闻言放下缸子,笑着问:“哦?想好了?是打算学金融管理,以后帮爸打理集团,还是想搞计算机,弄弄人工智能啥的?爸都支持你!”在他想来,儿子无论选哪样,都是对家族产业极好的延伸和补充。

王翠花也温柔地看着儿子,等待着他的答案。

张垚摇了摇头,目光扫过父母,清晰而缓慢地说道:“不,爸,妈。我不想学金融,也不想只搞计算机应用。我……我想当科学家。我想研究理论物理,或者生命科学。”

“科……科学家?”张铁柱愣住了,手里的搪瓷缸子差点没拿稳。这个答案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范围。在他朴素的认知里,“科学家”是像书本里写的爱因斯坦、袁隆平那样,待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里,研究着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东西,离他这养猪种菜的实业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他想象过儿子成为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却没想过他会选择一条看似如此“不接地气”的道路。

王翠花也有些惊讶,轻声问道:“垚垚,你怎么会想到要做科学家呢?那……那研究的东西,是不是离咱们太远了?”

“不远,妈。”张垚的眼神炽热起来,试图向父母解释他心中的宇宙,“爸,您知道吗?您能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来判断它的健康状况,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咱们集团优化饲料配比,提高作物产量,依靠的是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甚至您当年……呃,就是运气特别好,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信息论和概率统计的规律。”

他尽量用父母能理解的方式阐述:“我觉得,所有现实问题的终极答案,可能都藏在最基础的科学原理里。我想去探索那些最根本的规律,比如宇宙是怎么运行的,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这听起来可能很遥远,但也许有一天,这些发现能像当年的蒸汽机、电力一样,彻底改变整个世界,也包括咱们的农业,咱们的生活。”

张铁柱听着儿子这番虽然尽力通俗化、却依然让他觉得有些“玄乎”的话,看着儿子眼中那簇他从未见过的、仿佛在燃烧的火焰,一时间沉默了。他端起搪瓷缸子,慢慢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心中五味杂陈。

有失落吗?或许有一点。他庞大的商业帝国,终究没能成为儿子最向往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