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 第159章 一门叫“真实”的课

第159章 一门叫“真实”的课(1 / 2)

张铁柱在那期总裁班上的分享,效果之好,影响之深远,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原本计划两个小时的交流,在学员们热烈的提问和互动下,硬是延长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课后,学员们的朋友圈、企业家社群几乎被张铁柱和他的“铁柱哲学”刷屏,配文多是“受益匪浅”、“颠覆认知”、“最接地气的商业课”、“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某些方面的)”。

这些赞誉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商学院管理层耳中,引发了他们的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给张铁柱打了电话,除了再次感谢,更是提出了一个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正式邀请:希望他能将这次分享常态化、课程化,开设一门系列选修课,名称暂定为“铁柱论商:本土智慧与商业实践”,面向所有在校的EMBA、MBA学员,甚至考虑向社会开放部分名额。

“张董,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商科教育,不缺理论,不缺国际案例,但极度缺乏像您这样扎根于中国本土、从实战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鲜活思想和智慧!您的这门课,将是对我们现有课程体系极其宝贵的补充!”院长的语气诚恳而迫切。

张铁柱拿着电话,半天没吭声。讲一次课,分享分享经验,他还能应付。开一门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一个职高毕业的“泥腿子”,要给这些顶尖商学院的精英们上课?这画面想想都觉得魔幻。

他本能地想拒绝:“院长,您太抬举俺了。俺那点东西,一次唠完就差不多了,哪够开一门课的?再说,俺也没当过老师,怕误人子弟啊。”

院长显然早有准备,耐心劝说道:“张董,您不必有压力。我们不需要您准备多么系统的理论框架,也不需要标准的教案。您要做的,就是像这次一样,把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真实问题、您的思考过程、您的应对策略,以及背后的得失感悟,原原本本地讲给学员们听。我们会配备助教,帮您整理案例,也会安排一些互动环节。您这门课,核心价值就在于‘真实’和‘独特’!”

王翠花得知后,倒是很支持:“去吧,铁柱。咱不图虚名,就当是去种另一块‘地’。把你那些摔过的跟头、尝到的甜头,告诉那些可能正在走弯路的人,说不定就能帮到他们呢?这不比捐钱盖楼意义小。”

李狗蛋更是兴奋得嗷嗷叫:“去!必须去!柱子哥,让那些天天坐办公室喝咖啡的‘高级人’也听听,咱这田埂上悟出来的道理,不比他们那些花花架子差!”

在多方鼓励和内心的某种责任感驱使下,张铁柱最终接下了这个挑战。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一,不编不吹,只讲真事;二,不装高深,就用大白话;三,不怕露怯,失败的经历照讲不误。

课程信息一经发布,在商学院内部系统开放选课通道的瞬间,就如同往热油锅里滴进了冷水,彻底炸开了锅。原本计划招收五十人的小班课,选课人数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突破了三百,系统几乎被挤爆。教务老师目瞪口呆,不得不紧急联系张铁柱和院长,商量是否更换更大的教室,或者增加名额。

最后,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课程还是维持了小班制,但将教室换到了学院最大的报告厅,并且严格控制了旁听和媒体名额。即便这样,选上课的学员欢天喜地,没选上的则捶胸顿足,四处托关系想弄一张旁听证。“铁柱论商”这门课,尚未开讲,就已经成了商学院里一票难求的“爆款”。

开课那天,能容纳两百多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后排空地上都站满了人,窗户外面还扒着几个好奇的研究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好奇和些许审视的复杂气氛。

张铁柱依旧是那身朴素的商务休闲装,空着手走上了讲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无数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那一点紧张。

他没有开场白,没有课程介绍,直接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俺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做生意,最难的是什么?”

台下安静了片刻,然后各种答案此起彼伏:

“找准市场定位!”

“打造核心竞争力!”

“管理团队,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