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吉林剿匪!(2 / 2)

一份关于常威名下产业的详细报告摆在了张作霖的案头。杨宇霆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张作霖翻看着报告,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妈了个巴子的!这常威,也太他娘的能捞钱了!你看看,这保险业务都做到奉天来了,奉天商界现在都喊他‘保险大王’!上回借着抗洪救灾,他一下子扩编了两个什么‘工程团’,六千多人!现在又搞上私盐了,还跟日本人勾勾搭搭,称兄道弟!短短一个月,从日本那儿买了二十门炮,五十条盐船!他想干啥?!”

杨宇霆看出了张作霖的猜忌和不安,上前一步,沉声道:“大帅,盐铁之利,向来是税收根本,政权命脉,不可不防,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行!”他拿起另一份文件,“我来给您算算,这私盐的利润有多惊人。”

他详细拆解了盐业的成本和利润,从货值、运输成本、杂费到盐税,一笔笔算给张作霖听:我给你算算清楚一吨盐能赚多少钱?先算“货值”,官盐的批发价是约7~8银元\/担,五十公斤!

一吨有20担,货值大概在150银元。再算“运输成本,咱们铁路整车盐运价是0.5分\/吨·公里,从山海关运到黑龙,全程约1200公里

一吨运费是6银元

装卸、车皮调度、站台杂费

-约0.15银元\/吨

再说这盐税

-咱们执行的盐税是每担3.5银元,一吨是70块

毛利匡算下来,货值150

减去:运费6

减去:杂费1

再减去:盐税70

毛利还剩73

基本上是对半赚的买卖

一吨盐里再扣除那些“暗账”

-沿途军人、路局“茶水费”约再扣5银元;-到批发商手里回扣2%,约3银元;净利还能有个60银元左右。

整节车皮(40吨)盐从产区循铁路运到咱们东北销售,一节车厢的盐可净赚约2500~2600银元。咱们奉天一个巡警月饷8块钱,相当于一名普通警察27年的薪水!”

杨宇霆加重语气:“而这,还只是官盐的利润!常威他们走的是私盐,避开了最重的盐税,成本更低,售价却未必低多少,利润恐怕要比这官盐账面上算出来的,还要翻上几番!据查,他的盐已经通过侯杰、宋虎,卖到了赤峰、热河、东宁、哈尔滨,几乎覆盖了小半个东北!自我们与直系开战以来,江浙盐商卡我们脖子,导致盐价飞涨,一趟下来估摸着能有十来万的利润!如此的暴利,可想而知大半都落入了常威他们的口袋!”

他最后总结道:“大帅,依我看,此人能力极强,但野心也极大。手握精兵,广开财源,结交外邦,长此以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要未雨绸缪,先把他调离山海关这个要害之地,再慢慢收其兵权。最近吉林那边土匪闹得厉害,剿匪不力,正好是个由头。不如,就先让他去吉林剿匪?既可借刀杀人,也能调虎离山。”

张作霖听着杨宇霆的分析,看着报告中常威那迅速膨胀的财富和隐性实力,眼神变得越来越冷。他沉默良久,缓缓吐出一口烟圈:

“嗯……吉林剿匪……也是个办法……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