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宋帝王(1 / 2)

几日后,终虚子带着弟子们告别楚江王,来到宋帝王处,刚走到大殿外,就见宋帝王迎了出来,“先知,快请进。”又看了看先知身后的众弟子,“先知的这些弟子个个都气宇非凡。”

终虚子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宋帝王过誉了,这些孩子还只是初窥门径,未来能否有所成就,还需看他们的造化与努力。”宋帝王听后哈哈大笑,摆手道:“先知何必自谦?能被您收入门下,他们本身便已是天资卓越之人。更何况,跟随您这样的大能修行,又怎会不脱颖而出?”一边说着,宋帝王一边将师徒引入大殿。

殿内陈设古朴而庄重,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铺满了各式卷宗和法器。鬼吏、书判、掌案都在各自忙碌着。

宋帝王看着一众弟子,道:“我这儿是十殿阎王的第三殿,主要负责审判阳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之人。忤逆尊长就是对父母、长辈,不恭敬、不赡养、甚至打骂、虐待。教唆兴讼就是挑唆、怂恿他人打官司,从中谋取私利或故意制造事端。”

宋帝王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些罪行看似琐碎,却关乎人伦纲常与社会秩序。若放任不管,阳间便会陷入混乱。”他指向一旁正在整理卷宗的书判,“你们看,即便是这样的案件,也需要详尽的调查与公正的裁决。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终虚子点头附和道:“的确如此。若亡魂在阴间能够悔悟,那么他们的因果或许能为阳间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宋帝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先知所言极是。我这第三殿虽不如其他殿那般声名显赫,但每一份判决都承载着天道的意志。”

师徒跟随宋帝王来到一处偏殿,里面陈列着数面巨大的铜镜。镜面泛着幽光,仿佛映照出无数亡魂的过往。宋帝王指着其中一面镜子说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这是‘相镜’,与‘心镜’不同,它映照的并非内心深处的真实,而是亡魂在阳间所行之事的表象。这些画面虽未必完全揭示本质,却能为审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终虚子凝视着那面铜镜,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相镜’记录的是行为的外在表现,而‘心镜’则直指灵魂深处的真相。两者结合,才能更全面地还原事实。”

宋帝王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正是如此。审判从来不是单凭某一工具或手段便可完成,需要多方佐证、综合考量。无论是‘相镜’还是‘心镜’,都只是帮助我们接近真相的途径,而非终点。”

终虚子看着那些镜子,若有所思地说道:“审判之道,不仅是对外在行为的审视,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剖析。难怪世人常说,阴间的裁决最为公正无私。”

宋帝王哈哈一笑,拍了拍终虚子的肩膀:“先知果然慧眼如炬。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让这些弟子亲自体验一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还原真相。”

终虚子欣然应允:“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弟子们,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记住,观察时要用心,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只有真正理解亡魂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