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回味不尽(1 / 2)

五道菜尝毕,厅中尚留着淡淡香气——荷香、酒香、豆香交织不散,若有若无,总在舌尖萦绕不去。掌柜立在一旁,满面敬意,双手拱起,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意:“道友之言,厨下众人都记在心里。今日这五道菜能有此色香,全靠道友细致指点。小店得遇高人,实乃三生有幸。”

王谢抬眸,神情依旧平和,只唇角微扬:“厨艺如修行,贵在用心。火候、刀工、佐料皆为小事,唯心不浮,方得真味。”

掌柜忙应声称是,额角微微沁出汗珠,却非因畏惧,而是满心敬慕。董宣儿捧着碗,仍在细细回味“好逑汤”的最后一口。她轻轻用勺舀起一滴汤汁送入口中,仿佛不舍让那味道散去。心头微动间,忽觉这“好逑”二字竟暗藏深意——味虽平和,却让人回味不尽。

董红拂缓缓放下汤匙,神情比平日多了几分柔和。她望着王谢,眼底的光渐渐沉定,那神色里,带着少有的认同与欣赏。她轻声道:“王谢之评,虽言平淡,却深得要旨。能品味到这份‘心’者,已非凡俗之人。”

王谢微微颔首,只以一笑作答。那笑意淡如春水,却仿佛在无声中,漾开一种让人心安的平静。

三人餐罢,大厅中仍留着饭菜的清鲜。那香气虽淡,却在舌尖缭绕不散。掌柜早已候在一旁,神情恭敬,姿态恭谨得几乎不敢直视三人。见三人放下碗筷,他立刻上前半步,弯腰作揖,声音温和中带着一丝敬畏:“董前辈,客房已备妥当,就在二楼东侧——那处灵气汇聚,最宜歇息与打坐。”

他一边说,一边恭恭敬敬地在前引路,脚步不疾不徐,连转身的角度都拿捏得极稳。王谢三人随之起身,沿着回廊前行。走廊铺着青石板,脚步轻落时,只发出极细的声响。掌柜走在前头,偶尔回首,语气恭谨:“此处青石乃山腹温玉所炼,耐寒避湿,能令灵气流转更均匀。”王谢听着,不置可否,心中却暗暗记下店家的这份用心。

两侧垂挂的绢灯上,绘着山水淡墨,线条柔和。光透过薄绢时,色泽温润,如水般淌过周身,柔和惬意。王谢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心中暗忖:这小小客栈,布置竟处处讲究,自有一种雅致与法度。

行至转角,墙壁上隐隐流动的灵光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道刻在墙上的静心阵,纹理极浅,却循环往复,光息如呼吸般若有若无。王谢脚步微顿,暗暗以神识探查,果然阵中含“隔音、静气”二符,虽简易,却十分有效。

掌柜似察觉到王谢的目光,忙低声解释:“此阵虽小,却能屏蔽外界杂音,避免打扰诸位清修。王道友若觉不妥,也可换至他处。”

王谢微微颔首,语气淡然:“不必,这样已极妥当。”

掌柜如释重负,哈腰退后半步,恭声道:“请三位上楼。”

客房门推开时,一股淡淡的灵气迎面而来——清凉而不寒,带着几分温润,似春雨入怀,令人心神微松。房间比王谢预想中更宽敞,布局整洁,器物陈设皆无多余。正中摆着几只蒲团,圆而平,面上绣着祥云暗纹,线迹微微发光。那光并非凡物反射,而是灵气自阵中生出,柔和却绵长。王谢神识一扫,心中暗叹:果然嵌了聚灵阵,虽属低阶,却极为稳当。

窗边设着一张梨花木桌,木色淡黄,纹理如流云舒展。桌上几只玉盏整齐排列,旁边一壶灵茶正温着,香气不彰,却在无意间氤氲散开,混着灵气,使人未饮便觉神清气宁。

最里处垂着一方薄纱,将房间隔作两处。纱帘轻透,隐约可见后方摆着一榻与一盏小灯,显然是供歇息之用。纱光流转间,灯影微晃,似雾非雾,朦胧中自有一分清净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