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卫娘望着王谢,眼神微转,黛眉轻挑,嘴角弯起一丝笑,不是明朗的喜意,更似暗藏深意的若有所思。语气依旧不急,却添了几分意味深长:“那向之礼呢?不是说最后他与你一同从血色禁地走出来的吗?总不会只是巧合吧?”
她这一句,宛如再度收紧的丝网,声音依旧温润,却直逼核心,让对方不容退避。
“向之礼?我和他……”王谢本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话至一半却突然顿住,眼神微微闪烁,似在某个瞬间捕捉到了什么关键,他心底暗忖:若说自己与向之礼在血色禁地有何不同寻常的经历,便是一同进入过血色禁地的核心区域。
然而王谢心思机敏,反应极快。心念急转间,已将这念头牢牢压下。面上神色未变,语气亦未乱半分,只是淡淡补了句:“我和他就是在血色禁地认识的。”
言辞简短,既不多说,也不肯定,避重就轻,仿佛只是随意解释——既给了回答,又未真正触及要害。
说完这句,他未留丝毫停顿,神色微缓,眸光一转,语气忽而轻快起来,似不经意般自嘲一笑:“对了,定颜丹的事,两位可得替我保密。我可不想被黄枫谷的女弟子围追堵截。她们要是听说定颜丹没了,还不得把我洞府翻个底朝天?到时候,我可就没安稳日子过了。”
一句调侃,轻描淡写却极为巧妙。原本气息隐隐紧绷,暗潮潜伏似要涌动,他仅凭这几句话,便将氛围冲淡。言语自带轻松,带着些许打趣,看似不经意,却像一阵清风,吹散了先前凝聚的压迫感。
钟卫娘静静看着他,嘴角弯起,眼中光彩微动,似笑非笑。她心中暗叹:王师弟这般心性,果然与众不同。明明被问到要紧处,却能不动声色,轻松将话题带离,毫不露怯。这般圆融与机敏,着实令人佩服。
她那抹笑意并不张扬,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既像欣赏,又像暗暗打量,仿佛要透过王谢平静的外表,看清更多隐秘。可无论心底如何揣度,终究未再多问。
董宣儿此刻心头却有些惋惜,她本带着几分好奇,想看看钟卫娘追问之下,还能听到王谢的什么隐秘。此刻见他如此轻松转圜,心中不免生出一种说不清的失落。她抬眼望向王谢,眼神中浮现几分复杂。
她心知肚明,王谢方才的回答恐非全然真实,不过是转移之术。可偏偏正因如此,她反而更觉他沉稳可靠。那份从容,那份不露声色的自信,竟让心底的失落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感触。
在她眼中,王谢仿佛始终带着一层看不透的光影。他不是锋芒毕露之人,却能在无声间掌握话语节奏;哪怕被逼到紧处,亦能笑言轻语,让人无法深究。正因如此,他反而更让人难以忽视。
三人之间的气氛,在这一番看似轻淡的交锋后微妙转变。表面上皆是淡笑闲谈,仿佛闲话家常,心底的暗流却在笑语之下悄然流转。
钟卫娘看似笑意不减,心中却暗暗记下王谢的避重就轻;董宣儿表面沉静,心头却生出几分异样的安定与微妙;至于王谢,他神色自若,仿佛全然无事,实则早已在心底,将这场无形的角力收束于无形。
于是,这场看似寻常的对话,在外人眼中不过是师姐弟间的调笑。可若细究其中的言辞、目光与神色,便会发现暗潮涌动——探问与回护,试探与转圜,尽在无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