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话痨于坤(1 / 2)

于坤脸上的笑意丝毫未减,始终挂着春风拂面的温和神情。然而当他的目光缓缓落回王谢身上时,神色中露出几分意味深长的涟漪。他声音虽不高,却字字清晰,隐隐透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意味:“王谢师弟拜入师门不过短短数年,如今却已是筑基中期的修为。相比之下,我这做大师兄的,都觉得有些汗颜了。”

他这话落下,像是一枚石子投入平静水面,乍听似乎是夸赞,却在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中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他那眼底深处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光泽——若说是纯然的欣赏未免太过,若说是全然的羡慕又嫌不足,那光中仿佛藏着三分揣摩、三分试探,还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心绪。那眼神就像一柄薄刃,明明带着笑,却在无声中泛着森冷的寒意。

韩跑跑站在一旁,心头微微一紧。他听得分明,于坤的话不只是夸赞王谢,更暗暗带着试探。若换作自己被这番话针对,只怕一时会语塞失当,落了下风。可他心里清楚,王谢绝不会如此。果然,他才暗暗提气,身旁的王谢便开口了。

“于师兄谬赞了,我与韩师弟不过是沾了师傅他老人家的运气罢了。于师兄自小便在师父身边,耳濡目染皆是真章,论根基与眼界,我等岂能与师兄相比?”

王谢整个人就像从容不染尘埃的山间清泉,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他的声音清朗却不急不缓,带着与年纪不甚相称的沉稳。既不露半分锋芒,又让人挑不出任何漏洞。那语调仿佛带着天生的润泽,不刻意,却能在无声中浸润人心。

韩跑跑听到这话,心中一阵感慨。若是换作自己,面对于坤方才那番暗藏锋芒的言语,十有八九会不知如何接话。要么局促辩解,要么讪讪退缩。可王谢只用一番轻描淡写的回应,便将暗流轻轻拨开——不仅没被言辞牵制,反倒顺势把“根基深厚”的优点推到于坤身上,既谦虚得体,又毫无破绽。

于坤眼神微微一眯,神情中多了几分深意。他静静凝视着王谢,仿佛要从那不急不缓的话语间、那始终温润的神色中,辨出一丝虚假的痕迹。然而无论他如何打量,王谢始终如一块打磨圆润的美玉,表面光泽温润,内里深沉莫测,让人无法窥透。

沉默片刻,于坤才缓缓勾起嘴角,轻声笑道:“呵……师弟这番话,倒是说得十分透彻。我们这些做弟子的,确实都是仰仗师父的庇佑,才有今日的修为。”

他这话乍听颇为中正,像是顺着王谢的话往下接,承认其中道理。但在尾音处,他的语气微微一扬,带上了一缕轻飘飘却锋利的气息——就像在笑意中藏了一枚极薄的刀锋,虽不足以立刻伤人,却能让人觉出暗暗的凌厉。

韩跑跑心头一紧,耳边嗡的一声,仿佛触到了空气里暗藏的紧张。他生怕这话会让气氛瞬间僵硬,可余光扫去,却见王谢神色从容,依旧含笑而立,眉眼间毫无波澜,仿佛不曾察觉其中暗意。

这份气度与镇定,落在韩跑跑眼里,更让他心生震动。方才的话锋已带着试探与锋芒,换作寻常修士,此刻多半会不安、会上前辩驳,或至少露出几分慌乱。可王谢却稳若磐石。既不避锋芒,也不接锋芒,只以不变应万变,用笑容与淡然将一切暗流化开,让对方连借势再试的余地都没有。

韩跑跑胸腔里仿佛翻涌着暗潮,愈发笃定王谢不仅修为精进,城府更是深不可测。若说修行之道需机缘,那人心之道,更需这种深潭般不见底的气度。三言两语间,便能将于坤的话化解得干干净净——这般手段,几乎比他的修为更让人心惊。

于坤似乎也看出王谢难以应对,眼神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沉吟,随即重新换上轻快的笑意。忽然,他抬手一拍后脑勺,神色间仿佛才想起什么,笑意顿时更浓,声音里带了股爽朗:“对了,师父还在洞府中等着两位师弟呢!可不能让他老人家久候,两位师弟快随我进绿波洞吧!”

他这话说得极为自然,转折收放自如,仿佛方才那丝锋芒只是一阵随风而过的细雨,转瞬便烟消云散。

韩跑跑暗暗舒了口气,却仍觉得背脊发凉。方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像无声的较劲,而自己夹在中间,仿佛随时会被牵扯。他忍不住又侧眼看向王谢,只见对方神色如常,依旧从容淡然,仿佛全然未将那短暂的锋芒放在心上。这般模样,更让韩跑跑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