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转瞬三载(1 / 2)

修行无岁月,三年光阴,转眼即过。自那日洞府大门在阵法之力掩盖下关闭后,便仿佛隔绝了与尘世的一切联系。这三年里,无论风霜雨雪,抑或斗转星移,皆被阻隔在阵法之外。那一层似真似幻的光幕,宛若永恒不动的屏障,将整个洞府包裹在独立的天地中。外人纵然经过,也只会觉得眼前是一片寻常山壁,丝毫察觉不到其中暗藏的玄机。

这三年里,洞府大门未曾再开启过一分一毫。仿佛这方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凝固,只有山风吹拂林木的沙沙声,偶尔有飞禽掠过的振翅之音,才能提醒世人:此处依旧在岁月中缓缓流转。

右侧洞府的闭关室中,王谢正端坐蒲团之上,双眸紧闭,呼吸悠长绵远。他的面容竟与三年前别无二致,不见丝毫岁月的痕迹,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失去了意义。此刻,他的身前悬浮着一块玄黄令牌,通体古朴厚重,表面铭文若隐若现,似是自天地初开便存于世间的古物。

从这令牌中,不断逸散出一缕缕玄黄之气。那些气息若有形若无,起初看去只是淡淡的烟丝,然而细观之下,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无尽奥妙,仿佛将天地万物的本源规律都浓缩在其中。那玄黄之气缓缓流转,宛若化作了一层琥珀般的光华,将王谢整个人包裹其中。

他静静坐于其中,身形若隐若现,仿佛被天地托举,似与大道相合。那一片玄黄光华并非死寂,而是如同生灵一般灵动不休,时而凝聚如雾霭,时而舒展若轻烟。它们轻轻拂过王谢的衣角,缠绕于他周身,似在守护,又似在滋养。

整个画面静谧而神圣,仿佛一幅跨越时空的古画。若有凡俗之人闯入此地,必然会被这一幕震慑心神,跪伏在地,再难抬起头来。

不知过了多久,王谢眉心微微一皱,像是感应到了某种变化。那一丝波动轻轻扰动了他平静如止水的心湖。他缓缓睁开双眼,眸光清澈如洗,仿佛三年的闭关让他褪尽凡尘。那一双眼睛中,似有星河流转,又似映照大道虚空,令人不敢直视。

他凝神片刻,眉宇间透出几分若有所思之色,随即伸手一招,那枚玄黄令牌便缓缓落入他掌中,被他小心收起。光芒敛去,闭关室恢复了最初的清寂,仿佛方才的一切从未存在过。

同在右侧洞府的另一间石屋里,辛如音也在这三年间沉浸于闭关修炼。

她初入闭关时,心境尚未稳固。散去旧有修为之后,再度启程,宛如在无垠夜海中驾着孤舟起航。眼前没有路径,心中亦有迷惘。若非王谢赠下的功法玉简,她或许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迈出新的一步。

她最初修炼时,每一次运转功法,都如同在锋刃上行走,稍有差池,便可能气息逆冲,五脏六腑俱受伤损。那种危险感让她的手心常常渗出冷汗,甚至在夜里辗转难眠。可每当心念动摇,她便会忆起王谢递过玉简时那一抹安然的目光,仿佛无声告诉她:前路虽难,却绝非孤行。

辛如音心中便渐渐有了坚持。白日里,她盘膝而坐,默念口诀,感受灵气在经脉中一寸寸淌过;夜深时,她常常独自凝望石室的墙壁,那上头偶尔闪烁的灵光,仿佛化作点点星辰,陪伴她度过最难以忍受的孤寂。

三年的光阴,便在这周而复始的修炼与静默中流逝。

定颜丹的效用使她的容颜凝固在最美的年华,然而真正的变化,却在她的气质之中。起初的她,虽有清丽容貌,却仍带着凡俗女子的柔弱与局促。而三年修炼下来,她的神情逐渐多了一份内敛与笃定。那笃定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无数次跌倒再爬起后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