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朱元璋继续躺在竹椅上小憩,体型壮硕的随身亲卫在四周守护。
有朱棣的前车之鉴,朱樉、朱棡、蓝玉、蒋瓛、朱允炆几人不敢靠的太近。
皆离的远远的。
朱樉、朱棡、朱棣三兄弟在船尾垂钓。
蓝玉这个大糙汉没有耐心,跑到船舱里呼呼大睡。
朱允炆不为众人所喜,没去自讨没趣,独自一人找了个阴凉处,吹着风,翻着古籍。
蒋瓛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是洪武皇帝手下最忠诚的家犬,不比众人。
时刻在船上来回巡视,保证航行期间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毕竟,回京的路线可是他计划的。
若出了意外......
蒋瓛:“意外?!没有意外可言!!!”
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入睡,他躺在竹椅上闭目,吹着清风,听着浪声,思考了许多。
比如,朱老六那个狗东西拒绝回京当‘长工皇帝’,最佳选择没了,便只能在剩下的老二、老三、老四这些矮矬子里拔将军。
问题是...该选谁呢?
选了之后,其他的儿子是否会服气?
按照立嫡立长的千古规矩,应该立最年长的老二为储君,可......
有一说一,朱元璋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家老二...行事多不似人。
生性暴躁,只有刚,没有柔。
要让他当大明的储君,等到朱元璋百年之后对方继位......朱元璋都不敢想象大明会被那狗东西折腾成什么样。
立老三?
朱老三倒算是有文有武,城府极深,近些年来北疆诸军事皆为其所掌控,干的也有声有色。
可问题......这家伙要一犯起浑来,跟朱老二没什么区别。
什么五马分尸的刑罚...便是朱元璋都没做过。
立老四?
朱老四乍一看,同朱老二一般无二,都是性子暴躁的莽夫。
不过,朱元璋心里很清楚。
自家老四,是粗中有细。
这些年就藩北平,每年同朱老二以及朝中宿将一起征伐塞北蒙元鞑子。
每每冲在战斗最前线,指挥军队有度。
颇有点像是他已逝泰山中山王和已逝开平王二人的集合体。
当然,也只是有点。
要真论排兵布阵,他还是不如中山王徐达。
论上阵冲杀,亦还是不如开平王常遇春。
不过饶是如此,朱老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
虽然吃饭前,朱元璋怒斥其没出息,没有半点大明亲王该有的威仪,没有帝王之像。
但那些都是气话。
实际上,朱元璋对这个老四,还是满意的。
不过,朱老四和朱老二、朱老三都有相同的一个问题,那便是一犯起浑来......干出来的都不是人事。
又或者说。
这是朱元璋绝大多数儿子的通病。
或许是遗传,或许是从小身处的环境影响,总之这些儿子大多在离京就藩之后,在封地...不太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