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知礼是为了心平气和同他人讲道理,学武是为了让他人同自己心平气和的讲道理?”
朱元璋细若蚊蚋喃喃道:“这话确实像老六那个狗东西说出来的。”
对于盛庸的观点,他深表赞同。
他是亲自经历过那暴元无道统治的时代的,在那时,人分四等。
第一等暴元国族,蒙古人。
第二等色目人,多为西域异族,部分契丹族也被划入色目人的范围。
第三等汉人,这里的汉人概指北方汉人、契丹人、女真人。
第四等南人,即长江以南的原所有前宋治下的百姓。
蒙古人作为暴元国族,天生富贵。
色目人自成吉思汗时期便投入蒙古帝国的怀抱,深得信任,出将入相。
第三等的汉人则多数是在蒙古帝国南侵时,投降的宋人、辽人、金人。
待遇虽远不如第二等的色目人,却也可为官,甚至在忽必烈时期,北方汉人军侯权力可与色目人分庭抗礼。
至于南人......
朱元璋便是南人,用四个来形容,贱如草芥!
蒙古人视他们为牲畜,色目人视他们为钱财,来到南方为官的北方汉人视他们为路边野狗。
就是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人来看待!
曾经,在朱元璋看来那些骑在高头大马背上的蒙古人是那般的不可战胜。
只因周围自前宋苟活下来的老人,经常都在怀念前宋时期的生活,说前宋是如何如何的强大。
直到若干年后。
他收到了汤和的传信,投身军伍,加入红巾军反抗暴元无道统治的队伍中。
直到第一次上战场,与蒙古人殊死拼杀。
他才发现,原来蒙古人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不可力敌,蒙古人是可以战胜的!
从小兵,到将官,再到夺取集庆路入主应天。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路走来,朱元璋明白了一件事情。
蒙古人是强,成吉思汗麾下横扫西夏、金、宋,西征万里的蒙古铁骑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军队。
可汉人就真的不如蒙古人吗?
不,论体魄,论战斗技巧,论行军策略,华夏数千年的底蕴,远胜于源自塞外苦寒之地的蒙古人!
前宋之所以灭亡,更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太过孱弱!!
蒙古人强大,大汉时期的匈奴不强?前唐时期的突厥不强?
匈奴帝国鼎盛时期,控弦之士达三十余万之巨。
汉高祖白登之围,冒顿单于集结四十万精锐骑兵围攻白登山。
隋末,突厥汗国势力范围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
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曾一战擒双王的天策上将,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都不得不与其可汗在渭水定下盟约,史称渭水之盟。
同样起源于塞北苦寒之地,统一了广袤草原的匈奴帝国、突厥帝国,完全可以说是蒙古帝国的前身。
但他们,全都败在了汉人的手中。
大汉武帝拼尽国力,龙城飞将卫青,骠骑司马霍去病数次攻伐,硬生生打断了匈奴帝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