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九间殿辩(1 / 2)

朝歌城依旧繁华,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压抑。殷星收敛气息,如同滴水入海,融入人流。他并未直接前往太师府,那太过显眼。凭借记忆,他拐入几条僻静巷道,来到一间不起眼的茶肆后院。这里是闻仲早年布置的一处暗桩,唯有极核心之人才知晓。

轻叩门扉,三长两短。

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条缝,一双警惕的眼睛扫过。当看清殷星面容时,门后之人明显一震,迅速将他让入屋内。

“殿下!您怎会在此?”接头者是位面容沧桑的老者,曾是闻仲的亲卫。

“太师传讯,北海危急。”殷星言简意赅,“府内现在情况如何?谁人主事?北海战况究竟到了哪一步?”

老者面色一黯,快速回道:“太师离朝前,将府务暂交于吉立、余庆二位将军。他们如今仍在朝中领军,但近日朝会…情况对殿下颇为不利。费仲、尤浑连同东伯侯的人,正在大王面前极力构陷殿下。至于北海…”他摇摇头,“消息隔绝,最后一次传讯便是太师发出的求援玉符,之后便再无声息,只怕…”

殷星心下一沉。情况比预想的更糟。北海音讯全无,朝中奸佞却正在发难。他若此刻悄然离京前往北海,岂不正坐实了“畏罪潜逃”或“勾结外敌”的罪名?届时东鲁基业危矣,闻太师一片苦心亦将付诸东流。

不能走。至少,不能就这样走。

必须先破朝中局!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忽然感应到腰间一枚用于接收朝会信息的普通玉符震动——这是他还是皇子时留下的旧物。今日竟有朝会?而且似乎与他有关?

“殿下,今日九间殿朝会,恐怕正是…”老者也面露忧色。

殷星眼中锐光一闪,瞬间有了决断。他深吸一口气,体内枯竭的法力在五行战体和功德金轮雏形的支撑下加速恢复了些许。

“取一套干净朝服来。”

“殿下,您这是?”

“他们不是要攻讦于我么?”殷星整理了一下衣袍,语气平静无波,“我便去九间殿,听听他们能说出什么花样。”

老者大惊:“殿下不可!如今朝中…”

“无需多言,我自有分寸。”殷星打断他,“放心,我不会暴露与太师府的联系。你只需在此等候,若我朝会后未能归来,便将此物想办法交给黄飞虎将军。”他取出一枚空白玉简,以神识迅速刻录下北海危急、急需破邪之物的信息,却隐去了自己与闻仲的直接联系。

片刻后,一身略显陈旧却整洁的皇子朝服的殷星,出现在通往王宫的御道上。他步伐沉稳,目光平视,对周围投来的惊疑、审视、恶意的目光视若无睹。

九间殿内,气氛凝重。

纣王高坐王位,面色阴沉,妲己依偎在一旁,媚眼如丝,却带着冷冽的玩味。费仲正唾沫横飞地陈述着殷星的“罪状”,言辞激烈,仿佛殷星已是十恶不赦的逆贼。

“……陛下!五皇子于东鲁所为,桩桩件件,皆逾越臣子本分,广蓄私兵,邀买人心,其心可诛!更与那反贼苏护暗通款曲,若不严加惩处,恐成我大商心腹之患啊陛下!”

尤浑及一众党羽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