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把屋里两个小桌子搬出去,咱们把需要换东西的物件摆出去。”
这人来人往的,沈青的个人物品还都在呢,要是丢个啥,就不好说了。
厨房里,除了刚来时部队发的东西,剩下的余墨都一个的搬了出去。
五个碗,十个盘子,还有一些调料。
“桑老师,这小包小米,还有这些调料我要了,我准备给两块钱和一张全国粮票。”
“余老师,你还有全国粮票呢,这个好,他们回去也能用,行。
我刚刚从抽屉里翻出了些针线布料,梁美丽在供销社上班,弄了不少布料。你看,这都好着呢,都给沈团长装起来吧。这要是卖了可不好买。
正好都是合适他父子俩的颜色。”
“行。”
桑老师要了个搪瓷盆,一个发面盆。
余墨要了个小煎锅,比平常的小一些,轻一些,她煎个小鱼小虾正合适。
盆子家里不缺。
家属院婶子们来的都挺快。
余墨和桑老师还没收拾完呢,就组队的来了几个人了。
米婶子抱着孩子,和吴老师也来了。
米婶子道:“之前我见星阳他妈有个特别好用的剪刀。这个他们带走没?”
桑老师道:“没,在这呢。”说着就给她拿了出来。
米婶子笑了:“我就要这个,她桑老师,这个你看给多少合适。”
“这个我们定了价,八毛,或者给个生活票都行。”
吴老师拿出了八毛钱,直接给了桑老师:“还是给钱吧。”
她家正缺票呢。
吴老师还看上了一个小书柜,余墨说给两块钱就行。
可把吴老师高兴坏了,这小书柜还新着呢。
其他婶子都在外面挑拣厨房里的东西呢。
锅碗瓢盆的,一扫而空。
两个衣柜,一个五块钱都卖了。
大米和玉米面被一个嫂子给买走了,给了三块钱和一张生活票。
屋里收拾出来的七零八碎的,连卖带送。
不到俩小时就给处理完了。
沈青回来的时候,看着屋里空荡荡的,差点没反应过来。
桑老师和余墨正给他写统计单子呢,一旁的沈星阳在那边数着钱。
“沈团长,你回来的正好,我们刚好统计完。”桑老师说着,把一张纸给了他:“这上面都是你带不走的东西,我们都给你折合了下,有些是卖的,有些小物件不值当就直接送人了,你看看。”
余墨这边把票证也给了他:“沈大哥,这是给你换的票。到了外地也能用的,不能用我们就直接要钱了。”
一旁的沈星阳拿着钱道:“爸爸,咱们的东西换了三十多块钱呢。”
“这么多?”
沈青都没想到,家里这些东西还能换这么些的钱票。
“这不算多,那大衣柜都还好着呢,我记得你们也才买了一年吧,都新着呢,我们一个才卖了五块钱。
都是作主卖的,也没经过你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