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涅盘”协议。
锈铁平静吐出的这个词组,像是一道冰冷的指令,瞬间激活了这座半毁工坊残存的生命力。没有激昂的动员,没有悲壮的宣言,只有立刻开始的、高效到近乎残酷的行动。
作为新生的工坊中枢,锈铁甚至不需要移动。它的传感器光芒如同探照灯般扫过狼藉的现场,无数细密的、由数据流和规则符号构成的指令,便以它为核心,无声地辐射向工坊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行动起来的是那些散落在地的工具和零件。它们仿佛被无形的线操控着,自行飞起,精准地投向破损最严重的区域。断裂的能量导管被临时拼接,熔断的节点被粗暴地绕过或用替代材料短接,碎裂的墙体结构被混沌能量强行“粘合”固定。整个过程充满了一种“将就”和“凑合”的急迫感,毫无美感可言,只追求最基本的“能用”。
托雷基亚也没闲着,他虽然虚弱,但混沌能量在精细操控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他负责处理那些规则层面的“暗伤”,用他那带着“韧性”的混沌力量,如同打补丁一样,去填补屏蔽力场消失后暴露出的规则漏洞,并试图重新激发那残破的“规则迷彩”模块。他的方法同样粗暴——用混沌去模拟周围环境的规则噪音,强行将工坊的存在感“稀释”掉。
我则全力运转体内那微弱恢复的光之力和融合能量,不再追求攻击或防御,而是将其化为最纯粹的“稳定”与“修复”特性,如同温和的粘合剂,努力抚平工坊内部因强行修复而不断产生的规则涟漪和能量躁动,避免它在跃迁前就因为内部冲突而解体。
银面负责警戒和统筹。他站在那个空洞的门口,如同沉默的哨兵,乳白色的契约之力如同最纤细的蛛网,以工坊为中心向外蔓延,感知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规则波动。同时,他也在利用自己古老的知识,指导着锈铁和托雷基亚,避免他们的修复工作触及某些更深层的规则陷阱。
时间在紧张和沉默中一分一秒流逝。
工坊内部叮当作响,光芒乱闪,像是一个即将散架yet又在强行拼凑的古怪机器。库存的秩序结晶被锈铁毫不心疼地投入那个过载的工坊核心,化为精纯的秩序能量,驱动着各项修复程序。贡献点被快速消耗,用于临时调用垃圾迷宫权限,汲取周围相对稳定的规则碎片来补充消耗。
二十个小时过去,工坊内部至少不再漏风,主要能量回路被勉强接通,虽然稳定性堪忧,但至少有了光,有了基础的生命维持。那残破的“规则迷彩”也被托雷基亚强行激活,工坊外围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扭曲,如同隔了一层毛玻璃,勉强提供了一层薄弱的视觉和规则层面的伪装。
四十个小时过去,最关键的“短途规则跃迁引擎”被从一堆废铁中挖掘出来,锈铁调动了大量资源和算力,对其进行了最低限度的修复。那玩意儿看起来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由无数管道和扭曲金属缠绕而成的漩涡,散发出的能量波动极不稳定。
“跃迁引擎修复度31%,可执行单次、短距、非精确定位跃迁。成功率预估:68.4%。”锈铁汇报着令人心惊胆战的数据,“能源核心过载风险:高。”
没人抱怨。能有超过一半的成功率,已经算是奇迹了。
就在我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最后冲刺,准备在最后时限到来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时,银面那一直平稳的气息,突然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波动。
“有东西在靠近。”他的意念在脆弱的网络中响起,带着警惕,“不是影之守卫……规则波动很……奇怪。缓慢,隐蔽,但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我们瞬间紧张起来!难道“观察者”又派了新的爪牙?还是垃圾主宰发现了我们的意图?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扇空荡荡的大门,透过粗糙的规则迷彩,紧张地注视着外面。
几分钟后,一个身影,踉踉跄跄地、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般,穿透了那层薄弱的迷彩,出现在了我们的“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比小石子还要狼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