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搏杀(二)(2 / 2)

郑阳说的的确没错。

地方官只对上一级官员负责。

便是林如海这种太上皇亲自任命的巡盐御史,也只能对郑阳提出建议。压根没有权利指挥郑阳。

若是郑阳出了重大职责变故,那也是要苏南巡抚问责。

像贾赦被任命的江南巡阅使,只是能将探查到的情况,禀告给皇帝。

即使手持天子剑,他也无权干涉地方官的任命。

天子剑确有先斩后奏权利,但那是出现重大事故时。郑阳自认为没出现这种情况,天子剑自然斩不了自己。

贾琮嘴角露出一抹残忍笑意,道:“郑大人还真是厉害,都能与汪直那等倭寇有联系。”“既然如此,郑大人还有什么话要说?”

???倭寇?

自己什么时候与倭寇有联系了。郑阳懵了。

脸上也没有那种瑟神情,反而变得深沉。汪直?

他忽然想起来,这个汪直正是闽江沿海最大的倭寇领袖。

若坐实了自己与汪直书信来往的罪名,可不是丢乌纱帽的风险。很有可能会人头落地!

理清楚头绪,郑阳额头直冒冷汗。

“我没有!”

“我和汪直从来没有过联系,一切都是你的污蔑!!”“你这小贼竟然如此侮辱朝廷命官!!”

急了,郑阳彻底急了。

贾琮将天子剑别在腰间,放下手中钢刀问道:“郑大人,刚才可是你亲口承认的,难道是假的?”

“若是假的,那陛下亲自任命的江南巡阅使被人刺杀,过来求援,你为何见死不救?”贾琮一连两句话,问的郑阳脸色发白。

想不到面前这个贾家小子,口舌如此厉害。郑阳在衣袖里捏了一把胳膊,强迫自己冷静。刚才一时急火攻心,差点被贾琮带到沟里去。

努力使自己震惊下来,郑阳继续辩解道:“汪直我根本不认识,你这是污蔑,到底是何居心?”

话语中带着一丝丝镇定,对于贾琮的污蔑,郑阳有信心躲过。

贾琮嘴角冷漠一笑,道:“既然郑大人一片明月向陛下,可否我我们搜一下?”“若是真有这个证据,定请出天子剑,先斩后奏!!”

看到贾琮目光中带着的寒气,郑阳下意识的后退。

他总感觉有些阴谋,但府衙内确实没有同倭寇来往的书信。

倭寇多活动于闽江。

盐商为了制盐简便,多数在沿海建造防御工事。就是害怕倭寇侵袭。

虽然平日里,可能会出现少数倭寇,但不足为惧。

盐商自己组建的护卫队,便能将倭寇消灭。

自己在金陵为官九年,仅仅只是见过两次侵寇。还没上岸,便已经被消灭。

现在贾家这个毛头小子,竟说自己与倭寇大头目汪直有书信来往。这不是赤裸裸的污蔑嘛。

郑阳重重冷哼一声,道:“贾大人,若是你搜不出,我定要去御前,告你一个污蔑朝廷命官!”

“本官不但要告你,连带着荣国府都不放过。”

“我倒是要世人看看,代善公的后代,怎么能做出这种行径!”站在一旁的贾赦想阻止儿子。

关系到荣国府的名声,他还是要斟酌一下。“三儿,你有把握吗?”贾赦悄悄来到贾琮身边问道。贾琮轻微点了点头,也没说话。玩脏套路是吧。...

他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金陵知府给玩死。不拔了他这身官服,誓不罢休。

“好好好!”

“郑大人说的有理,但一切还是要搜了再说。”“若是真搜到证据,我定请出天子剑!!”

贾琮自信的眼神,看的郑阳有些发毛。

这小子难道还有什么后招?

自己在金陵府衙经营九年,里面有什么东西,他都一清二楚。书信什么的,压根就没有。

难道这小子是在故意恶心自己一把?仔细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多年的官场起伏,郑阳早已对这种小把戏看淡。恶心就恶心。

他心底暗暗发誓,今晚所受的屈辱,改日一定奉还。“你们随便搜,我倒是要看看你们能搜出啥。”

郑阳自信的给贾琮让出一个身位,让他们进去。众多官吏也放出一条道路,让贾琮他们前行。

贾琮第一个进入,他手里拿着天子剑,自然不能亲自动手。转身将天子剑交给父亲贾赦。

便抬手迈了进去。

进入府衙后面,这是平日里郑阳休息的地方。推开门,发现是一个书房。

书房里摆着一些整齐的笔墨纸砚。倒是没有什么奇怪。

为了以防万一,郑阳带着一群官吏跟在贾琮身后。他倒是要看看,小小的贾琮,能搞出什么花样。想恶心自己是吧。

明日他便叫贾琮知道,这里是金陵,是他郑阳的金陵。

来到书桌前方,贾琮朝着桌底看了看,从怀里拿起赵家账本放在地上。刚好桌子底下,有东西遮挡。

站在门口的郑阳看不到贾琮在干什么。直以为,他在扒拉桌子底。

桌子底下有什么,他可是一清二楚。还真不信,贾琮能变出来信件。

桌子里面都是一些书籍,平日里自己会偶尔拿出读读。正当郑阳洋洋得意时候,贾琮笑吟吟的拿出一个本子。

“郑大人,这个你有何解释?”

看到只是一个简单的书籍,郑阳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道:“贾大人,这只是我收藏的书籍,都是写当年秋闹时候用的。”

“为了不忘本,偶尔还拿出来读读。”说完话,脸上漏出洋洋得意表情。

都是些书籍,看你小子怎么诬赖。

“是真的吗?”

“郑大人,你确定这个是你的吗?”贾琮奇怪的重复一遍。

郑阳自信的摆了摆手,嘴角漏出嘲讽的道:“当然确定是我的了,难道这些书籍还是你带来污蔑本官的吗?”

“但凭借一本普通书籍,便想治本官的罪,好像不大可能吧。”“好!确定这个书籍是郑大人的便好。”

贾琮说了句莫名巧妙的话,让郑阳有些担心。可仔细想想,那的确是自己的书籍。

贾琮拿着书籍来到外面,对着贾赦点了点头。“二哥,你来读一下这书籍上的内容..”说完话,把账簿递给贾琏。

见到三弟手里的那个账簿,贾琏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三弟真正目的在这。

他快速接过账簿,开始读起来。

“隆正二年,因盐商赋税问题,给金陵知府郑阳五百两黄金..”隆正二年六月,因盐税问题,给苏南巡抚苏和乾一千两黄金酬谢。

“隆正三年,金陵知府郑阳收古董字画,共计五千两白银,并委托赵家,打造铠甲五百具”

这。

听到贾琏第一句话,郑阳直感觉脑袋脸色雪白,额头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