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戏耍贾珍(2 / 2)

除非逢皇帝登基此等天下同庆的大事,方会遣适龄宫女归家。

而贾元春入宫乃为女史。

并不在出宫之列。

且当下并无重大节日,贾家亦未曾接获此等旨意。

故此,王夫人揣测,贾琮定是凭借其五品龙禁卫的身份,私下将贾元春带出了宫。

想通此节,王夫人走至贾母面前言道:“老太太,如今大致情形已明。”

“贾琮利用龙禁卫之职,私下将元春从宫中带了出来。”

“儿媳以为,咱们应尽快将她送回,迟了,恐陛下怪罪。”

闻二房媳妇之言,贾母亦觉有理。

眼下情形大抵如此,应是贾琮私下带人出宫。

她也赞同,将元春送回。

“既如此,二房媳妇,你便拿主意吧。”

贾母对面前的王夫人,因她是贾宝玉生母,故而极为信任。

另有一层缘由,便是她兄长王子腾,已开始巡视九边之地。

在贾家的扶持下,终于在军方稳固了地位。

这也让贾母的筹谋得以实现。

倘若日后王子腾能胜任京中官职,贾家便能倚仗他的助力,在朝中稳如泰山。

重振往昔辉煌,亦非妄想。

至于贾赦与贾敬,早已被贾母忘诸脑后。

闻听贾母之言,贾赦心中亦生好奇。

唯恐贾琮一时冲动,犯下滔天大罪。

于是他压低声音,询问贾琮究竟所为何事。

最终,贾琮低声向贾赦道出了原委。

听完贾琮所述,贾赦心中有了底气。

既是雍熙帝龙瑾禅与赵太后亲自定夺,那便无须担忧。

“那便将元春送回去吧,改日我再往东平王府走一趟,请他们代为联络甄太妃,求她美言几句。”

“但愿陛下能宽恕咱们此番过错。”

贾母满面愁容地叹道。

为了这个贾家,她当真是费尽心思。

贾琮一听甄太妃,怒火中烧。

猛地站起,反驳道:“老太太,有些事您恐怕还不知晓吧。”

“方才我们已将东平王府搅了个天翻地覆,甄太妃在宫中暗算我。”

“我父亲还把霍显吓得魂飞魄散!”

贾琮镇定的话语传入贾母耳中,她只觉头脑一阵轰鸣。

什么?

这两个孽障竟把东平王府给砸了。

他们彻底得罪了东平王府,日后贾家该如何是好。

贾母将手中茶杯猛地摔在贾赦身前,厉声道:“贾赦,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怎还干出如此蠢事!!”

“贾家如今的处境,你难道不清楚吗?”

“现在!立刻!马上!带上礼物,去东平王府赔罪!!”

贾母愤怒的声音在荣禧堂中回荡。

然而贾赦却无动于衷。

他低头瞥了眼地上的茶杯,说道:“老太太,咱们和东平王府本就不是一路人。”

“这么多年了,您还没看明白吗?”

贾母脸色一阵扭曲。

自己年事已高,大儿子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在指责她管家无方?

“什么不是一路人,同为四王八公之一,东平王府为元春入宫可是出了不少力。”

“咱们每年还靠着甄太妃的路子,往宫里送银钱,你倒好,把人家得罪了个彻底。”

闻听贾母之言,贾琮啜了口茶,缓缓提醒道:“老太太,您或许还不知,每年送进宫里的银钱,元春姐姐可是一分都没见到。”

“那银钱究竟去了何处,恐怕只有东平王府那边清楚了。”

听到贾琮的话,贾母满脸难以置信。

自己与甄太妃早年相识,荣国公贾代善在世时,两人便常有往来。

她实在难以相信,甄太妃会私自吞下那点银钱。

贾母起身,指着贾琮问道:“这些事,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贾琮指了指贾元春,只见贾元春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自己确实没收到银钱。

见到元春的动作,贾母沉思片刻,带着怀疑问贾元春:“元春,我问你,那些银钱是你没收到,还是被私下藏起来了?”

贾琮心中暗叹,不知贾母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宁愿相信一个虚情假意的甄太妃,也不愿相信自家骨肉。

贾母的问话,让贾琮眉头紧皱。

堂堂国公夫人,身负一品诰命之衔,竟会问出如此愚昧之语。

站在一旁的贾赦,脸色同样阴沉。

老太太,年纪尚不算老,却已如此糊涂。

贾元春面容上添了几抹哀愁,自己为了贾家踏入宫门谋求荣华,非但饱受艰辛。

好不容易回到府中,却还要遭受这般猜忌。

此刻,她当真思念起宫中的日子。

至少在那里,还能保留对家人的一丝温馨憧憬。

“老祖宗,我在宫中,未曾见过一两银子的影子。”

“我可对天起誓,所言句句皆真。”

贾母轻轻挥了挥手,心中暗自懊悔方才的言语有些欠妥。

但与甄太妃多年的情分,让她仍难以置信,她会贪了荣国府的银两。

莫非是贾琏所为?

平日里这些琐事,皆是贾琏在操持。

贾母脸色一沉,对着王熙凤问道:“凤儿,怎不见琏儿今日现身?”

机敏的王熙凤,一听此言,便已洞悉其中奥妙。

老祖宗这是疑心贾琏私吞了银子。

压根儿就没往宫里送。

平日里,夫君贾琏虽有些贪花恋酒的毛病,但关乎荣国府的大事,他从未有过半点疏忽。

对于他,王熙凤自是深信不疑。

“老祖宗放心,我知晓您心中所想,夫君一向遵从二太太的吩咐行事。”

“今日他外出采办些物事,想必不多时便归。”